9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等全文征求意见函。按照国际惯例,工程规范发布后将取代现行强制性条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工程规范(征求意见稿)》全文对建筑防水提出了新的要求,颠覆了现行“防水保修5年”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相当高的要求!
规范第2.2.1条规定,居住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以下要求:结构不应小于50年,屋面及卫生间防水不应小于20年,地下室防水不应低于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即不小于50年)。
无论官方法规何时出台,都可以断定,现行的“5年防水质保期”规定将成为过去!
建筑防水工程分为地下室、屋面、室内三个部分。地下室防水是建筑防水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也是质量问题的高发区。一旦出现渗漏,后期修复难度更大!《工程规范(征求意见稿)》要求“楼不倒,地不漏”!
如何保证地下室防水与结构同寿命?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都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地下室防水的质量,主要责任在防水层。
上述观念是错误的,地下室防水一定要“刚为主”和“刚柔并济”:刚性防水是指防水混凝土(即结构自防水)和砂浆层防水;柔性防水是指涂膜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
怎样理解“刚柔并济”与“刚柔并济”?
仅靠柔性防水层很难使地下室防水和结构一样长。柔性防水层存在材料老化的缺点,很难和混凝土结构有同样的寿命。因此,地下室防水的根本是结构自防水(即刚性防水)。但刚性防水的一个致命缺点是容易开裂,产生细小裂缝。由于这些裂缝的出现,就会产生渗漏,所以必须用柔性防水层作为一道防线,才能弥补刚性防水的不足。
可见,柔性防水材料应在刚性防水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但现阶段施工单位往往只重视柔性防水,而忽视刚性防水钢结构屋面防水10质保,这也是无数建筑物地下室渗漏常见问题的根本原因。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
01
地下室防水施工
1、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法
空铺反贴法(适用于:地下室底板、基座、地梁)
1.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卷材定位→铺设卷材→排气压实→卷材重叠→撕去隔离膜→检查修整→组织验收。
(一)清理基层
使用铲子、扫帚等工具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突起物、建筑垃圾等,清除可见的水。基层表面应平整,凹陷处用水泥砂浆抹平,无尖锐突起。
(2)线圈定位
a. 标线。在基座上以 920mm 的间隔标出铺设卷材的控制线。
b.线圈正确切割成所需形状。
(3)卷材的铺设
a.将卷材(粘结面朝上,即粘结面向主体结构)沿控制线进行试铺。
b. 将后铺放的卷材的一端对折,使其重叠80mm,然后将其靠近并对齐已铺放的卷材。
c.卷材的四角处应预先折叠成所需的形状,以便平整地铺在底座上。
(4)排气、压实
排出线圈底部的气体,并将其压实、压平。
(5)卷材的搭接
a.将卷材重叠处的隔离膜全部撕去,重叠后卷绕,使重叠处紧密结合。
b. 重叠顺序:先长边,后短边。
c.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钢结构屋面防水10质保,允许偏差-10mm。
(6)撕掉隔离膜(安装钢筋前可撕掉)
a.施工完毕后,将卷材上的隔离膜全部撕掉,对于预留卷材,必须保留搭接部位的隔离膜,在后续卷材施工时再撕掉,以免影响后期搭接效果;
b.若因太阳暴晒导致膜难以撕下,可用冷水冷却后再撕下;
C、为保护反应胶不被踩踏、污染损坏,安装钢筋前必须撕去保护膜。
d.为防止卷材粘结,可在卷材表面洒水或干水泥粉作为隔离措施。
(7)检查和修理
防水层铺完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破损、接缝松动应及时修补。
(八)组织验收
防水施工完成后应尽快组织验收,以便进行下一步工程,避免防水工期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02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
1.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配制水泥浆→用水充分湿润基面→处理结构节点防水加强层→基面涂抹水泥凝胶→揭掉卷材隔离膜涂刷水泥凝胶→铺设卷材→刮压剥离→冷却→自检修补→组织防水层验收→合格后迅速铺设保护层。
(2)工艺操作
1、外墙基层要求:基本平整,凹陷、不平整处要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层修补抹平,突出墙面的凸起、钉子、模板接缝处的凸起处必须凿平,平整度≤8mm。清理基面灰尘、泥浆,充分湿润基面。
2. 水泥浆的制备
水:水泥=1:2(重量比),先将水按比例倒入准备好的搅拌桶内,再将水泥慢慢放入水中,浸泡15~20分钟并充分浸透,不出现气泡,将桶面多余的水倒掉;(气温高时可加入水泥5%~8%的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用电动搅拌器搅拌5分钟。
防范措施:
1、水必须清洁,不得使用施工现场的泥水;
2、水泥应为强度等级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气温过高(≥30℃)、基面过于干燥时,可加入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10%~15%(以水泥用量计算);气温低于30℃,基面充分湿润时,可不加保水剂,需加保水剂;
4、保水剂可以是108建筑胶,也可以是按照包装说明用建筑瞬间胶粉配制的建筑胶;
5、应适当增加立面水泥浆体的粘度,避免其流淌成泪,影响粘结力;
6、使用电动搅拌机时,应注意用电安全,戴塑料绝缘手套和塑料鞋;
7、搅拌桶内的水泥未充分浸透前,请勿进行搅拌,防止其结块,影响施工质量。
外墙后浇带防水
5. 铺设卷材
将裁好的卷材平铺在基面上(底部隔离膜朝上),将卷材隔离膜全部撕去后,在卷材与待铺墙体的结合面涂抹水泥凝胶,调整好位置,然后两人配合,从两端将卷材抬起,沿待铺墙体放置,卷材与相邻卷材平行,当长边与短边重叠后,再将上下卷材之间重叠的隔离膜除去。
6.刮压排气
卷材铺设好后,用软橡胶片从卷材搭接方向中间向另一侧刮压并排出空气,使卷材充分粘附于基面,掀起下层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将上层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均匀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刮压排出空气,充分粘贴后,可用直径小于1mm的钉子刺破气泡,将气泡内的空气压出,再用较干燥的水泥浆将钉孔压实。
7.卷材搭接及端部密封
卷材搭接具体做法是:直接将上下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撕去,在搭接处边缘涂抹水泥浆胶,再搭接在一起,直接用水泥浆密封,长边搭接宽度为50㎜-80mm;短边搭接宽度为80㎜-100mm。最后用水泥胶抹平密封。
8、风干:风干24~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气温越高,所需时间越短,天气炎热时,防水层应避免受太阳暴晒,可用遮阳布或其他物品覆盖),使水泥凝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其它施工工序。
9、自检修补:检查所有自粘卷材是否有撕裂、穿孔、气泡等情况。修补时应将缺陷部位清理干净。用针头将直径小于50mm的气泡(空洞)刺破排气。用大号注射器注入浆料压实,其余针孔用较干燥的浆料压实。直径大于50mm的气泡(空洞)应将空洞部分切掉,再涂上新的反应胶,将浆料刮在基材和反应胶上,面积超过气泡100mm宽度。
10、防水层验收:防水层自检、集成后组织验收,并填写相关验收报告。
03
地下室顶板及屋面防水施工
1.施工准备
1)基层: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起皮等缺陷,应基本平整,凹陷、不平整处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层修补,突出基层的凸起、棱角、模板、钉头等必须凿平整,平整度≤8mm。清理基面灰尘、泥浆,充分湿润基层;
2)如有管道、预埋件穿过防水层,应进行施工并做好防水加固层。防水层铺好后,严禁在防水层上钻孔,避免造成漏水。
3)施工机械及工具:扫帚、塑料桶、电动搅拌钻、专用搅拌头、刮刀、刷子及其它相关工具。
2. 流程
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附加层加固施工→涂抹水泥凝胶→湿铺1.5mm厚反应粘防水卷材→自检→竣工验收→填写相关验收资料。
3.工艺操作:
1)配料:水:水泥=1:2(重量比),先将水按比例倒入准备好的搅拌桶内,再将水泥慢慢放入水中,浸泡15~20分钟,充分浸泡,不出现气泡,将桶面多余的水倒掉;(气温高时可加入水泥5%~8%的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用电动搅拌器搅拌5分钟。
防范措施:
1、水必须清洁,不得使用施工现场的泥水。
2、所用水泥应为强度等级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当气温过高(≥30℃)且基面过于干燥时,可加入聚合物建筑胶(保水剂)10%~15%(以水泥用量计算);当气温低于30℃,且基面充分湿润时,可以不加保水剂,需加保水剂。
4、保水剂可以用108建筑胶,也可以用建筑瞬间胶粉按照包装说明调配建筑胶。
5、应适当增加立面水泥浆的粘度,避免流淌。
6、使用电动搅拌机时,应注意用电安全,戴塑料绝缘手套、穿塑料鞋。
7、搅拌桶内的水泥未充分浸透前,请勿进行搅拌,防止其结块,影响施工质量。
B、加强出水口处理:
2)卷材铺设:
将裁好的卷材平铺在基面上(底部隔离膜朝上),将卷材隔离膜全部撕去后,在卷材与待铺墙体的结合面涂抹水泥凝胶,调整好位置,然后两人配合,从两端将卷材抬起,沿待铺屋面放置,将卷材与相邻卷材平行重叠,然后揭去上下卷材之间重叠的隔离膜。
3)刮除排气
卷材铺设好后,用软胶片从卷材搭接方向中间向另一侧刮压并排出空气,使卷材充分粘附于基面,掀起下层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将上层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均匀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刮压排出空气,充分粘贴后,可用直径小于1mm的钉子刺破气泡,将气泡内的空气压出,再用较干燥的胶粘膏将钉孔压实;
4)卷材搭接及封边
卷材搭接的具体做法是:直接将上下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撕掉,将水泥凝胶胶涂在搭接处的边缘(大面积涂水泥凝胶时,同时涂)并搭接在一起。水泥凝胶密封,长边搭接宽度为50mm-80mm;短边搭接宽度为80mm-100mm。最后用水泥凝胶抹平密封。
5)将卷材沿垂直壁面向上折起300高,在此位置用宽度为800MM的双面胶将其折成直角后铺放,胶条水平面将双面胶压下。
6)风干:风干24~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气温越高,所需时间越短,天气炎热时,防水层应避免受太阳暴晒,可用遮阳布或其他物品覆盖),使水泥凝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其它施工工序。
7)自检修补:检查所有自粘卷材是否有撕裂、穿孔、气泡等现象。修补缺陷部位。对于直径小于50mm的气泡(空洞),用针头刺破,使其排气。用大注射器将浆料注入空洞内,压实。剩余的针孔用较干燥的浆料压实。对于直径大于50mm的气泡(空洞),应将空洞部分切掉,再用新的反应胶、基材和反应胶上刮上浆料,面积超过气泡宽度100mm。
8)防水层验收: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申请防水层工序验收。
04
施工质量标准
主项目
1、卷材防水层所采用的卷材及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试验报告及现场抽样复检报告。
2、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加强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记录检查。
一般项目
1、卷材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无扭曲、起皱、翘曲现象,充分粘结的卷材不得有空洞。
测试方法:
a.观察与检查。
b.用刀在已充分粘结的部位表面划一刀,若不能撕开该层卷材,即防水卷材被撕开但未与粘结部位分离即为合格。每100平方米划一处检查。
2、采用外防水卷材时,竖向卷材的搭接宽度为80mm,且上层卷材应覆盖下层卷材。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3、边墙防水层的保护层应与防水层结合紧密,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4、卷材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
反应型胶粘防水卷材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完毕7天左右,确认水泥充分固化后进行,并按下列步骤进行验收:
1、大面积防水层的验收:采用“一剥、二刮、三撕”的验收方法,即:
a.剥离:从防水层边角处剥离,粘结牢固,与混凝土的结合如同皮肉般紧密;
b.切开:用刀将防水层切开;
c.撕下:从切割处撕下。即使将反应胶撕下,基层上还会残留一些反应胶。只有达到这种效果,防水层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