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路萨尔体育场、全球在建最高建筑1007米的沙特国王塔、新西兰最高住宅楼奥克兰海景一号……浙江精工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是精工钢结构集团旗下出口加工基地,专注于发展国际钢结构业务,提供一体化海外工程生产制造服务,在标志性工程建设方面业绩卓著。
2023年,精工(国际)钢结构国际工厂将正式竣工投入使用钢结构专业分包合同,总占地面积约10.5万平方米,通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制造、装配化安装、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打造成为装配式钢结构行业标杆智能制造工厂。
智能化生产线让钢结构生产运行更加顺畅
走进雄伟壮观的精工(国际)钢结构国际工厂,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各项重点工程在多条分拣、智能化生产线上有序生产,油漆车间正为香港机场项目生产钢构件,该项目累计合同额已达12.35亿港币,创下了精工钢结构集团承接的单个钢结构分包项目合同额最高纪录。
陈方良介绍,香港机场项目严格遵循欧洲、英国标准,为复杂桁架结构。第三跑道客运大楼钢结构安装项目采用一体化模块化建造的设计理念,通过激光切割、智能分拣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完成卸车;构件运到二次安装现场后,还要经过SPMT模块车转运、驳船运输、现场吊装等一系列工序。施工工艺复杂、新颖,极具挑战性,整个生产过程快速高效。在香港项目中,我们每月的产能现在已经达到1000吨,这对于我们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非常有利。”陈方良告诉记者。
“智能制造”之路为钢结构行业打开了新局面。工厂还在承建日本淀屋桥超高层项目,该项目主体结构15至27层,总用钢量约3500吨。这是该公司在日本承建的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项目。“在日本基本上是超高层建筑。这个项目前期,我们还在考虑采用智能流水线进行加工,采取班组负责制,确保产品质量。项目建成后,我们公司在日本市场的影响力将大大提升。”陈方良说。
“零碳工厂”全面打造“零碳竞争力”
近日,精工(国际)钢构获得由国家权威认证机构中国环境认证中心(CEC)颁发的“零碳工厂”认证证书,这标志着精工钢构集团旗下首家“零碳工厂”、浙江省建筑业首家“零碳工厂”正式诞生。那么,该工厂从原材料生产到废弃物处理,是如何实现零碳排放的呢?
国际工厂配送中心总监郭朝臣向记者透露,此次碳排放抵消得益于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510万度,可有效减少标准煤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工厂生产设备和物流运作的升级也让“零碳工厂”成为现实。
“比如我们后面的激光切割机,相对于传统的火焰、等离子切割钢结构专业分包合同,是零污染、零排放的。我们传统的设备,比如我们的AGV平板车也是可充电的,我们的叉车也是可充电的,所以我们整个工厂的碳排放基本为零。”郭朝晨向记者讲述着各种“节能减碳”的黑科技。
“零碳生产力”亦是“零碳竞争力”,“零碳工厂”降低能源成本、重塑工厂活力,也提升精工(国际)钢构全球市场竞争力。工期排程已排期三年,公司通过线上编制施工进度、招募熟练工人、全天候运转工厂设备,以更环保、更优质的方式完成各项订单,践行“碳中和”理念,共创美好未来。
消息
消息
﹀
﹀
﹀
▼
全媒体记者丨赵悦/文 沈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