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小事
预防措施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知识
1. 高空作业的概念
2.常见的高空作业场所
3. 高空作业类型
四、高空作业安全管理依据
5. 高空作业事故
6. 高处坠落事故类型
7. 高空作业的危险
8. 高空作业事故案例
9. 坠落事故的原因
10. 高空作业要求
11.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
斗争!
做好应对任何突发事件的准备
1. 高空作业的概念
在有坠落可能性的高度作业,且距离坠落高度参考面2m以上。
●2m~5m为一级高空作业,可能坠落半径为3m。
●5m~15m称为次高空作业,可能坠落半径为4m。
●15m~30m为三级高空作业,可能坠落半径为5m。
●30m以上的作业为特级高空作业,可能坠落半径为6m。
跌落高度参考面
穿过可能坠落范围内的最低水平表面。
可能的下跌范围
以工作位置为中心,以可能坠落范围为半径,垂直于水平面的圆柱形空间。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R 是相对于规定的工作位置的水平距离,用来确定可能的坠落范围。
生命线
现场又称安全绳,是指固定在一个锚点或两个锚点之间的垂直或水平绳索,上面可以悬挂挂绳或安全带。
锚点
固定救生索、引绳或系索的锚点。
全身式安全带
一种可绑在人的躯干上并将坠落力量分散到大腿上部、骨盆、胸部和肩部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两条用于悬挂在锚点或救生索上的挂绳。
2.常见的高空作业场所
建筑学
维修
油
石油化工
建筑外墙清洁
电信
电
生产
3. 高空作业类型
1. 边缘工作
边缘作业是指施工现场没有围挡或围挡高度不超过80cm的高空作业,例如在井架、施工电梯、脚手架等通道边缘作业。
2.开孔作业
孔洞作业是指在孔洞及孔口旁边进行的高空作业,包括施工现场深度2米及以上的桩孔、沟槽、管孔等边缘作业以及通道旁的通道入口、施工入口等。
安全无小事
3. 攀爬工作
登高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在攀爬条件下使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例如,搭建和拆除建筑物周围的脚手架,悬挂安全网等。
4. 暂停工作
悬空作业是指周围的空气高于地面的高空作业,例如吊篮高空作业。
5. 跨任务处理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方和下方不同层次、处于空间贯穿状态的同时进行的高空作业。 例如,当有人在脚手架平台上作业时,也有人在脚手架下方或地面上作业。
四、高空作业安全管理依据
1. 高空作业人员的依据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管理规定》
●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安全管理规范(无新标准替代,已作废)
2.高空作业安全施工基础
●GB/T 3608-2008 高空作业分类
●GB 23525-2009 单人座板吊具悬挂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91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Q/SY 1236-2009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Q/SY 1246-2009 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Q/SY 1370-2011 移动梯子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Q/HS 4019-2010 高空作业安全规程
●HG 23014-1999 工厂高空作业安全规程
● 中石化安[2011]788号《中国石化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三)高空作业设施依据
●GB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与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直钢梯
●GB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与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2009 固定式钢梯与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护栏与钢平台
●GB 7059-2007 移动式木梯安全要求
●GB 12142-2007 移动式金属梯子安全要求
●GB 15831-2006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T 17889.1-1999 梯子 第1部分:术语、型式和功能尺寸
●GB/T 17889.2-1999 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记
●GB 19155-2003 高空作业吊篮
●JGJ 128-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2008 建筑施工杯型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83-2009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GB/T 27547-2011 升降工作平台导轨架爬升工作平台
●GB/T 27548-2011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范、检验、维护和操作
●GB/T 27549-2011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操作人员培训
●GB 28755-2012简易电梯安全规范
●JG5099-1998《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程》
●JG/T5100-1998《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
●JG/T5101-1998《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
●JG/T5102-1998《套筒式高空作业平台》
●JG/T5103-1998《桅杆式高空作业平台》
●JB/T 5320-2000 剪叉式升降机安全规程
●JB/T 9229.1-1999 剪叉式升降机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 9229.2-1999 剪叉式升降机技术条件
●JB/T 9229.3-1999 剪叉式升降机试验方法
(四)高空作业防护装备依据
●GB2811-2007 安全帽
●GB5725-2009安全网
●GB 6095-2009 安全带
●GB/T 6096-2009 安全带试验方法
●GB/T 23468-2009 坠落防护设备安全使用规范
●GB/T 23469-2009 防坠落连接器
●GB 24542-2009 防坠落安全带刚性导轨自锁装置
●GB 24543-2009 防坠落安全绳
5. 高空作业事故
高空作业事故主要有坠落物和高空坠落两种,其他事故类型还包括起重伤、触电、机械伤等。
物体从高处坠落
高空作业坠物事故是物体撞击事故的一种,一方面是交叉作业时物体撞击引起的,另一方面是高空作业人员抛掷物体,或由高空作业面工具、物料坠落引起的打击事故。
从高处坠落
高空作业时,因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称为高空坠落事故(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6. 高空坠落事故类型
●高空作业时,根据作业人员所处的位置不同,高空坠落事故可分为六种类型。
边缘作业、洞穴作业、攀爬作业、悬挂作业、操作平台作业、交叉作业
●根据坠落事故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高空坠落事故大致可分为以下九种类型。
1.从洞口坠落(从预留洞口、通道洞口、楼梯洞口、电梯洞口、阳台洞口等坠落)
2. 从脚手架上坠落
3.高空作业坠落
4. 石棉瓦等轻物体掉落
5. 拆除工作期间坠落
6. 上升过程中跌倒
7. 在梯子上工作时摔倒
8. 屋顶施工期间摔倒
9. 从其他高处坠落(从塔、杆、设备、建筑物、树木和其他物体上坠落)
7. 高空事故的危险
8. 高空作业事故案例
9. 坠落事故的原因
1. 不安全的人类行为
(1)劳动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疾病或者身体缺陷,不适宜从事高空作业的。
(2)操作人员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钢结构安装攀登作业,反应迟钝,动作或思维判断错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3)行走时不慎踩空或滑倒,或移动后未及时挂上安全带。
(4)作业时弯曲或转动时不慎与杆件相碰,使身体失去平衡。
(5)操作人员不掌握安全操作技术,经常性违章作业,如高空作业时不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未将安全带钩挂在牢固的地方,或者酒后高空作业等。
(6)抱有侥幸心理,如“鸟屎不可能掉到我头上”、“临时可以,不用系安全带”等大大咧咧的态度。
2. 不安全状态
(1)脚手架板铺设不正确或有探针板或铺设不稳定。
(2)材质存在缺陷,踩踏物体因强度不够而突然断裂。钢管、扣件不符合要求,脚手架钢管锈蚀严重仍使用。
(3)脚手架搭设不规范,如护栏未绑扎、护栏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保护层等。
(4)个人防护设备本身存在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老化的安全带、安全绳。
(5)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折断(为省事,将钢筋一次性堆放在脚手架上)。
(6)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没有安全网。
(7)洞口附近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破损且未及时修复。
(8)模板坡度超过25°且无防滑措施(特别是连续梁模板)。
3.环境原因(10种)
(1)阵风5级(风速8.0米/秒)或以上。
(2)GB/T4200-2008规定的Ⅱ级及以上高温工作。
(3)工作环境平均温度等于或低于5℃。
(4)接触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冷水的操作。
(5)工作场所容易受到冰、雪、霜、水、油等湿滑物质的影响。
(6)工作场所照明不足,能见度差。
(7)工作区与带有危险电压的带电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
(8)摇晃:立足点不是平面,或者仅为很小的平面,即任意一边小于500mm的矩形面、直径小于500mm的圆形面,或其他尺寸相似的形状的面,导致操作者不能保持正常姿势。
(9)劳动强度达到GB3869-1997规定的Ⅲ级及以上。
(10)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0.195的工作环境。
4.管理不善或管理缺陷
(1)应当选用有高空作业禁忌症的人员进行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人员无证作业或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3)生产组织流程不合理,存在交叉作业或超时作业。
(4)未配备相应的高空作业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
(五)未建立或者不健全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或者未制定高空作业设备设施、安全设施、防护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规范。
(6)高空作业施工现场未安排安全管理人员,高空作业施工现场未进行有效的监控。
(7)高空作业现场无警示标志。
(八)未对高空作业现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未及时投入资金组织整改的。
10. 高空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按以下顺序选择最佳的防坠落措施:
1、尽量安排地面作业,避免高空作业。
2、有条件的话,安装固定围栏、扶手,防止坠落。
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工作平台,例如脚手架或升降平台。
4、将安全带调整到一定的长度,使工人不能接近高处作业区域的边缘。
5. 使用缓冲防坠落设备,例如全身安全带和挂绳。
若未落实上述预防措施,请勿开始工作!!!
(二)准备工作
1. 运营者基本要求
●经医生诊断患有以下疾病的人不宜进行高空作业: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严重关节炎、手足残疾及其他禁止进行高空作业的疾病。
●醉酒或服用催眠药物、兴奋剂的人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未满18周岁,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操作人员应掌握高空作业操作技能,并经过培训合格。
2. 操作人员培训
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均应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
●因高处坠落而导致的人身伤害及事故案例的严重程度。
●高空坠落危险的识别方法及预防措施。
●如何使用和检查防护设备。
●高空作业工作计划的讲解。
●救援和急救措施。
3. 手术前准备
●安全专业人员参与工作安全分析,制定详细的高空作业计划(包括救援和急救计划),并推荐适当的防坠落措施和设备。
●尽可能使用脚手架、操作平台和升降机作为安全的工作平台。
●搭建脚手架和钢结构时应设置楼梯、扶手和救生索。
● 做好边缘防护措施,尽量在地面预制安装电缆、护栏等设施的固定点,避免高空焊接。
●应在地面预制锚固点和救生索,以提供固定安全带的位置。
●准备并检查防坠落设备和急救设施。
● 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雾、雷雨等恶劣天气,不得露天攀登。夜间攀登时,必须保证充足的照明。
●操作前应检查登高设备是否安全可靠,严禁利用设备结构、支架、管道、绳索等非登高设施作为登高工具。
● 高空作业时必须与高压电线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检修用的金属材料必须距离裸露的电线至少2米。
(三)运营安全措施
1. 人员坠落防护
(1)个人坠落防护设备包括:锚固点、连接装置、全身式安全带、救生索、抓绳器、减速装置、定位安全带,或者上述装置的组合。
在使用这些设备之前,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用户已经接受过培训,能够识别坠落危险并正确使用个人坠落防护设备。
●设备所有部件应与制造商的说明一致。
●锚固点及连接工艺均已检验合格。
●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个人防坠落设备的所有配件。
(2)消除了工作面的不稳定性及人员晃动引起的坠落危险;
(3) 已考虑防止坠落时与低表面或物体碰撞的措施;
(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穿柔软的工作服,禁止穿容易打滑的带钉鞋,不得随意拆卸安全带各部件。
(5)安全带使用时必须挂在施工现场上方坚固的结构上,不得挂在任何尖锐的棱角上。
(6)安全带应高挂(系)低使用,不得挂在肩部以下。
(7)严禁以绳索代替安全带或只在腰部系直线型安全带。
(8)所有设备,包括安全带、挂绳、安全帽、救生索等,不得有焊接损伤、化学腐蚀、机械损伤等情况。
2. 使用梯子的要求
● 使用前请仔细检查钢结构安装攀登作业,结构必须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