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李小杰
3月7日晚7时左右,泉州市鲤城区南环路欣佳酒店发生楼体倒塌事故。该酒店为鲤城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点。事故共造成9人逃生,71人受困。截至发稿,事故现场已救出48人,其中10人死亡。
据我们对多位居民和商户的采访,该酒店是由一栋轻钢结构厂房改造而成,早在三年前,酒店大楼就曾多次出现窗户破碎问题,危险信号早已以某种方式传递,但一直未被重视,直到大楼倒塌。
突然崩溃
3月7日晚7点左右,泉州市鲤城区南环路一家甜品店的老板洪超送完外卖刚回到店里,正在吃晚饭,突然听到一阵类似山体滑坡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山体滑坡还是地震,说不出来。”大概过了一两秒,晃动消失,他跑出店外。“外面烟雾弥漫,什么都看不清楚。”大概过了几十秒,灰尘渐渐散去,洪超看到路边一排汽车被灰尘覆盖。路边有人大喊:“都塌了!”他这才看清楚,约30米外的欣佳酒店,已经像一根歪斜的筷子一样塌陷了。
“灰尘满楼,把房子都盖住了。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地面塌了。等灰尘落定,才发现整个酒店都向西北方向塌了。”当时正和几个朋友在酒店对面的茶馆喝茶的季军听到巨响,赶紧跑出来目睹了这一幕。季军向本刊回忆,塌陷的大楼一共有7层,一楼是欣佳酒店大堂、超市门口等商铺;二楼是酒店的办公室;三楼多为小商铺;四至六楼是酒店客房;最上面7层是员工宿舍和餐厅。
图片来源:福建消防局
欣佳酒店位于城郊,附近商铺林立,多为二手车生意。根据“高山社区居委会”挂牌的通告和当地居民反馈,疫情发生后,该酒店被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改建为区级医学观察点,用于对外来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另一个隔离点是鲤城区妇幼保健院。
曾在该楼内租下商铺开办4S店的全德宝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老板王胜告诉本刊,疫情前酒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即便后来离开这里去别处开店,也经常带客户回来住这里,因为这里“便宜又干净”。至于为何选择这家酒店作为隔离点,王胜向本刊推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段比较偏僻,周边居民楼较少;二是酒店是独立建筑,疫情期间一楼商铺大多未营业,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等到尘土稍稍散去,季军和几个朋友穿过马路,跑到倒塌的楼前准备救援。季军是一名退伍老兵,他的三个朋友曾一起在部队服役。“因为怕这栋房子再出第二次事故,两个朋友就站在酒店边上不让人进去,还有一个人在旁边引路,后来又有几个小伙子过来帮忙引路。”季军说,“酒店那一带的霓虹灯都灭了,一片漆黑。”但此时,已经有两三个人一瘸一拐地从倒塌的楼里走了出来。
洪超也在附近看到了自行逃生的人员,他向本刊描述道:“两名身穿警服的人员从一楼走出来,伤势严重,满身是血和灰尘。还有一名女性从顶楼走出来,伤势不重,只是膝盖受了点擦伤。”
季军告诉本刊记者,大约20分钟后,派出所民警率先抵达现场,其他救援队也陆续赶到。整个南环路都拉起了警戒线,非专业救援人员不得靠近现场。据介绍,事发当晚,省、市、区三级共调集消防、武警、医疗、应急管理、公安、住建等救援力量1000余人,全面展开搜救行动。
由工厂改建而成的酒店
泉州市鲤城区住建局局长张毅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前,房主将一楼超市收回出租,重新装修。3月7日晚7点,房主接到现场施工人员电话称,他们正在施工的房屋一楼一根柱子变形。三四分钟后,整个楼梯就倒塌了。张毅称,楼房倒塌是因装修导致,还是原有结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鉴定。
然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集合,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其必然性。
图片来源@新浪福建
危险信号至少在两年前就已出现。从谷歌地图上看,全德宝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招牌还挂在欣佳酒店的外墙上,但该公司老板王胜告诉本刊,他早在2017年就放弃了租约,租约终止后,店铺改建成欣佳酒店的大堂。终止租约的原因一是位置不好,二是与建筑本身的安全有关。
2013年,大楼落成不久,王胜是第一批入住的商户之一,他从房东杨金强手里租下了一层和七层共计1000多平方米的商铺,每月租金4万多元。2014年,王胜的4S店开业了。“租店铺的时候,就看了大楼的平面图。”王胜告诉本刊,在他的记忆里,大楼主体结构是钢结构。“当时没有楼板,从二楼直接能看到六楼的屋顶,中间靠几根工字钢支撑,没有钢筋,有的柱子看着像水泥的,其实是包着木板的钢管。一楼也全是玻璃门窗,没有实体墙。”
事发后,据泉州市鲤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信息显示,该楼占地5亩,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为钢结构房屋。
北京建筑大学设计学院院长王伟对本刊记者表示,相较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跨度较大,更适合用于商场、工厂等,但如果用作住宅、酒店等,技术要求更高。“混凝土结构跨度一般在10米左右,而钢结构很容易做到20米甚至更高。”
其实,这栋楼最初设计是作为厂房使用。曾在附近经营机械厂的华晨说,2012年至2014年,他的机械厂就在约300米外的马路对面,他每周都会路过这里几次。他回忆说,当时这一带“比较荒凉,这栋楼也孤零零的,对面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4S店”。直到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在平行的江南大道那边。“以前南环路两边很荒凉,从浦口环岛到泉州车管所,基本是一条新车、二手车、汽车服务一条街。所以这栋楼最初是服务汽车行业的,不是用来做酒店的。”
然而,在欣佳酒店周围,南环路、江南大道、全南快速路交汇形成一个三角形,村民所有的建设用地都在这里疯长。华晨告诉本刊记者,这里的很多建筑设计都不是正规公司做的,而是几个人凭经验办的小厂。“建筑产权是村里集体土地,承包给自用。以前形势不好就建个工厂,形势好就改成4S店或者酒店,发展快了就从二产变成了三产。”
欣家酒店为钢结构,钢管用木板包裹。图片来源:新京报
逐渐丰富的配套设施也为酒店的开业做好了准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本刊,欣佳酒店的股东之一是他的朋友。考虑到那一带没有酒店,附近做二手车生意的人和工厂都很多,周边驾校、车管所等设施人流量也很大。2018年,这位股东与杨金强合伙开了一家酒店。酒店建好后,这位业内人士因工作原因曾多次住在那里。“那里的生意一直都很好,做二手车生意的人很多。有时候车主来提车,还没提车就住进酒店。我去了好几次,都没订到房间。”
2017年,房东杨金强开始对这栋楼进行改造,将其改建成酒店。王先生回忆说,杨金强打电话叫来建筑工人,让他们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加装楼板。整个改造过程中,“没有请任何专业人员帮忙设计,我都不知道加了多少重量。”
王胜不确定大楼改造的手续是否齐全,但他记得城管局的人来阻止过几次改造。后来,“可能是大楼的荷载加大了,玻璃经常无缘无故爆炸。”他多次就此事联系杨金强,对方回复说,“地基稍微下沉了一点,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玻璃赔偿问题,双方多次发生纠纷,“再加上改造时灰尘很严重,影响了生意,所以就搬走了。最后有没有验收我也不知道。”
工商资料显示,欣佳酒店法定代表人为杨金强。据本刊采访的多名附近商户回忆,2018年,欣佳酒店装修完毕,并于当年6月开业。酒店共有各类客房66间。2018年至2019年,欣佳酒店因多次未按规定办理住宿登记,被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处罚。2019年,欣佳酒店因未按照《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办法》报送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危险结构
参与救援的应急管理专家沈波在事故当晚做出了初步判断。沈波通过舆情监测公司抓取了图像数据,研究了废墟中倒塌的墙体,认为结构失稳的问题比较严重。
沈波告诉记者,酒店最初改建时采用的是简易钢结构+填充墙,“墙体倒塌就是因为和承重钢结构没有‘牢固连接’。一般建筑都是先砌混凝土柱,再砌砖墙,用水泥做黏合剂,而且墙体是承重的,越压越结实。”
另一方面,他分析二手钢结构,如果一楼装修时动了墙体或地基,也可能是导致楼塌的一个原因。不过,这次小规模的装修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关键还是在于几年前的酒店装修。
“而轻钢结构没有承重墙,就像桌子一样,靠柱子支撑,中间的砌墙毫无用处。如果设计师不懂行,装修时不会加柱子,而是按照古典的方法来砌墙,以为这样就能承受重量。但如果整栋楼都是钢结构,这种设计就非常错误了,就像在桌子腿之间砌一堵墙,并不能保证桌子不会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结构工程专家告诉本刊记者。
图片来源@新浪福建
当晚9点,沈波通过地图公司提供的历史数据确认,这栋建筑2017年的结构还是一栋厂房,当时一楼是4S店和维修站使用。沈波告诉本刊,因为最初的设计用途是厂房,2017年改建成居民酒店时,需要增加楼板、墙体、装修水管和屋顶水箱等设施,下层能承受的重量就大大增加了。以水箱为例,80人的客房,一般要配10吨的屋顶水箱。“十吨不算重,一般水箱都在屋顶,利用高度可以施加水压。但停车场肯定不需要那么大的水箱,这是额外的重量。而且水箱必须配相关设施。其实这些压水泵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也有影响。”
沈波分析了一层停车场的照片:“如果反过来,一楼是酒店,上面是商铺,威胁可能小一点。”他在照片中给记者标注了车库中间的一排立柱:“这些都是承重的二手钢结构,但比较容易不稳定,就像四根火柴支撑一个火柴盒,撑起来没问题,但一晃,火柴盒就会掉下来。”沈波提到的火柴盒就藏在照片中一楼的天花板上,横跨6层停车场、餐厅、办公室、酒店、足浴中心、员工宿舍等场所。
但为何2020年这栋大楼花了这么久才最终倒塌?据王胜介绍,这栋大楼早在2017年就已出现窗户开裂的迹象。“窗户和地面开裂,说明这栋建筑的结构已经开始变形,很快就会失去稳定性。”王伟告诉杂志社:“但钢结构可以发生柔性变化。钢材具有黏性,比如我在拉断一根钢筋之前,它先有一个很大的变形,然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不会马上断裂。但此时它已经很脆了,继续施力就会断裂。这不同于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在拉力作用下会立刻断裂。”
2012年大楼刚建时,华晨记得,大楼外墙没有被广告牌遮挡的左半部分,是裸露的钢结构,没有楼板、没有墙面、没有立面,从外面就能看到整栋大楼。这半个纯钢结构的建筑,就是后来欣佳酒店的客房所在地。从大楼倒塌前拍下的照片来看,脆弱的钢结构已不复存在,唯一遮挡在建筑表面的,是透明但不承重的玻璃幕墙。对于前来隔离的居民来说,墙内潜伏着危险。
(洪超、季军、王升、沉波、华晨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