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结构施工设计图纸分类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借鉴前苏联的建设经验,将建筑结构工程主体设计分为钢结构设计图(NM)和钢结构详图(KM)两个阶段。
1964年至1965年,各设计单位正处于总结调整阶段钢结构图纸设计说明,普遍总结经验,制定了必要的规章制度,肯定和恢复了分两个阶段编制工程图的做法。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一些大型钢结构工程也都按照设计图和详图进行设计,70年代建设部编制的《国家钢结构构件通用标准》也都按照常规的工厂详图进行深入的编制,国际上钢结构工程设计也普遍采用分两个阶段制作设计图和工厂详图的做法。
长期的施工经验表明,两阶段出图法分工合理钢结构图纸设计说明,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便于施工。因此,1983年颁布的《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明确规定了钢结构施工两阶段出图法,分别肯定和定义为设计图和施工详图,同时明确了钢结构构件制作必须以施工详图为依据,详图应根据设计图编制。
2、设计图与施工图的区别
3.施工细部设计的内容施工细部设计包括细部设计结构计算和施工图绘制两部分
1)详细设计施工及计算内容
从深度上看,设计图一般只画出构件布置图、构件截面与内力图及主要节点结构图,因此在详细设计中仍需要进行一些结构设计和连接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设计:桁架、支撑等节点板的设计与布置;拱结构及桁架或大跨度实体梁的设计;肋梁支撑或纵、横向加劲辅助结构设计;构件运输单元横向隔墙设计;组合截面构件扣板、填充板的布置与施工;板材、构件变截面结构设计;螺栓组或焊缝组的布置与施工;拼接、焊接坡口及结构开槽结构;张拉式、可调式圆钢支撑结构;角部支撑、弹簧板、椭圆孔、板、滚轮支撑、橡胶支撑、剪力键、支架、连接板、边缘及人孔、手孔等细部构造;施工及紧固最小空间结构、现场组装的定位及工装耳板设计。
(2)结构与连接计算:一般连接节点的焊缝长度、螺栓数量的计算;小拼接材料或构件焊接变形调整余量及加工余量的计算;拱度、高强螺栓连接长度、材料量及几何尺寸、相贯线计算等。
2)详图内容一般应按构件体系(如屋盖结构、刚架结构、吊车梁、工作平台等)绘制,并分别绘制各体系布置图(含必要的节点详图)及施工设计总体说明,各构件详图(一般包括材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