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中建三局一公司创造奇迹!25 天全面建成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凤凰山院区

   日期:2024-07-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4    
核心提示:A、B、C、E1区基础梁开挖全部完成,垫层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B区混凝土浇筑完成,E2、E3区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D区底板浇筑完成,配套用房混凝土浇筑完成。A、B区屋面混凝土浇筑完成。

来源:中建三局一公司

6天完成13500平方米的天花板施工。

8天完成3.3万平方米双面双层隔墙安装。

项目主体结构9天封顶

历时25天全面竣工。

共计使用钢筋2000吨、混凝土1.2万立方米。

安装密封门2238平方米、密封窗1274平方米。

风管21000平方米,电缆120000米。

国内首家永久性建筑急救医院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凤凰山院区

25天全面完工!

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

中建三局一公司凤凰山创造奇迹!

项目建筑面积约15600平方米

该建筑高 13.2 米,包括一栋两层的医院

并配套液氧站、污水站、空压机房等。

医院区域包括病房护理、CT、手术室

ICU、实验室,总床位数:300张

约有160个病房和2间手术室。

25天全景震撼回顾

与时间赛跑,努力拼搏

2 月 2 日

他们设立了指挥中心,并连夜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2 月 3 日

召开项目准备会议、启动会议。

2 月 5 日

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并成立党员先锋队。

2 月 6 日

临时办公室已搭建完毕,施工现场已开挖完毕。

2 月 7 日

A、B、C、E1区域基础梁开挖已完成,垫层混凝土浇筑已完成。

2 月 8 日

设计方案已最终确定。

2 月 9 日

E2、E3、D区垫层混凝土浇筑已完成。

二月 十月

第一块底板已浇筑。

2 月 11 日

B区混凝土浇筑已完成,E2、E3区底板混凝土浇筑已完成。

2 月 12 日

D区底板浇筑已完成,支撑房混凝土浇筑已完成。

2 月 13 日

A区和B区的模板已经安装完毕。

2 月 14 日

E1区域混凝土浇筑已完成,南侧道路混凝土浇筑已完成,配套建筑物基础已完成。

2 月 15 日

C区二楼楼板混凝土浇筑已完成。

2 月 16 日

B、C、D、E区屋面框架已搭建完毕。

2 月 17 日

A、B区顶板混凝土浇筑已完成。

2 月 18 日

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

2 月 18 日

大规模装饰装修、机电设备施工已开始。

2 月 26 日

屋顶工程已完工。

2 月 29 日

外立面已完工,脚手架已拆除。

3 月 4 日

现场有水和电。

3 月 5 日

项目已准备好交付。

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率、零感染

2月2日下午,珠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中大医院五院凤凰山院区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并直接委托中建三局一公司负责该项目建设。在党和人民紧急号召的时刻,作为广东建设央企,中建三局一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2月2日,项目指挥中心成立,骨干领导连夜赶赴现场,2月3日,项目启动会、筹备会召开,2月4日,近200名管理人员、450名工人奔赴现场,40余名骨干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一线,在各系统重要岗位上熠熠生辉,带领全公司400余名管理人员、12000余名工人投入凤凰山厂区战斗。面对工期紧、工序复杂、资源组织、疫情防控等困难,全体人员迎难而上,不畏艰险。

该项目方案原本是为应对疫情建设集装箱房屋应急医院,但决策层考虑到珠海疫情形势、长期使用需要、台风暴雨气候以及各方意见,当即将应急医院改为永久性医院。新方案将结构由集装箱房屋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永久性医院结构稳定牢固,使用寿命更长;空间设计更加灵活,可根据需要布置各类房间;使用功能将更加齐全,房间密闭条件优良,可实现更高标准的功能要求。

结构形式改变后,施工难度成倍增加,按照正常工期计算,这样一所永久性医院的建设工期需要278天,但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最终工期仅由原来的20天增加至25天,工期压力陡增,挑战空前。

周密部署、快速建成全国首家永久性急救医院

工程模拟,掌控全局。项目部自接到施工订单后,立即启动前期策划,利用现有资料,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结合凤凰山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深度谋划平面布局、交通组织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高效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布局、方案先行、提前模拟工程,做到规划科学、组织精准。

平面管理,顺畅流畅。项目位于凤凰山脚下,空间极其有限,北靠群山,南有排洪道,无法形成环形通道。项目方当即决定平整场地,开挖部分山体,临时回填排洪道,合理规划场址位置,确保平面组织有序。成立交通疏导小组,疏导车辆,确保资源进出畅通。

精心谋划、全力以赴。面对工期紧张、工序复杂的情况,项目依托BIM技术,量化工程量,模拟各专业施工流程,将计划细化到小时,全面分解各专业任务,确保各参建单位完美融入施工节奏,最大限度发挥各专业优势,推动整个项目建设进度。

交错加快,相互追赶。合理安排施工任务,以张弛适度的节奏抓住节点,有序推进后续施工。前期确保3天完成一层结构、1天完成拆模清理,有效抓紧时间,为后续精细工序打下基础。做好室内、立面、屋面等立体空间交叉施工,有效组织土建、安装、装修专业工序交接,严格落实交接制度,确保作业无缝衔接,高效推进项目整体进度。

预制化、模块化、提前准备。为加快施工进度,2.1万平方米风管、65吨管线支架全部在工厂预制,运输至现场直接拼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墙体,施工速度快,采用无机预涂板一次性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液氧站选用模块化,实现直接现货,快速安装调试。

模型先行,专业融合。内科病房流程复杂,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流程,项目在48小时内搭建了1:1异地模型和实物交付模型,解决了18个碰撞问题,用最直观的方式解决了最复杂的问题,确保大规模赶工忙而不乱。

科学措施高标准严控工程质量

此项目虽为应急救援工程,但工期紧不降低建设标准和质量,任务重不放松质量安全管控,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四新技术、绿色施工、场外样板指导等管理方法指导施工,采取多种方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

深化设计,构建易建快拆体系。面对复杂的图纸和极高的工期要求,技术团队立即转变思路,主动介入设计,采用EPC模式,设计了易建快拆体系:统一截面、统一布置、优化层高,原设计C30混凝土提升至C40,并加入早强剂,实现3天拆模。整个施工过程完成了5次设计优化、12次图纸评审、60余个深化设计节点,目的只有一个:最大化创造现场便捷施工条件。

千方百计保证负压要求。传染病房通过负压实现洁净,不同功能室之间的压差不小于5Pa,保证气流有序流动,防止交叉污染。保证门窗、墙面“密不透风”至关重要。采用原混凝土饰面、医用6级密闭窗、隔墙内外层双重封闭等措施,确保病房内空气不外溢。同时采用高效过滤负压排风,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预留20%的风量。共安装240个压差计,确保负压条件达标。

因势利导,强化废气排放。传染病房内污浊空气如何排出,十分关键。本工程巧妙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屋顶上架设80根外排烟管直达天空,高达6米,将消毒后的污浊空气排向天空,有效防止废气进入新风系统。

因地制宜,加强抗风抗震。作为临海校园,抗台风至关重要。本项目1274平方米外窗全部为系统门窗,可抵御15级台风。结构抗震烈度设定为7度,管道支架做抗震加固,确保校园安全运行。

品质是基础,我们坚持高标准。考虑到长远使用需要,病房宽度较集装箱房增加0.6米,层高4.4米,空间布局灵活,舒适度好。相比集装箱房,急救医院增加了消防喷淋、智能楼宇、永久电梯、节能、防台风等内容。选用绿色环保、隔音材料,如无机预涂板、机制玻镁复合彩钢板吊顶、6级医用气密窗等,气密性得到有效保证,整个施工标准极高。严格按照正规施工进行质量管控,各方质量监督、工序验收、试验检验同步实施,确保急救项目高质量交付。

综合协调高效满足一线需求

快速采购,特事特办。面对春节和疫情双重困境,分公司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全力满足项目履约要求。1天内将急需人员、材料、设备运进来,3天内组织后续材料、分包资源运进来,共运进各类机具336台、混凝土1.2万立方米、模板25180张、管道52086米等。采购组协调复工函,帮助分包商解决临时复工、车辆运输、外地人员进城等问题;3天内共组织12家劳务公司、19家专业分包商、27家材料设备供应商进场对接。

业务同步、结算及时。调集10余名业务人员,对两班制12名劳务分包商工资进行实时核算,在确保精准用工的前提下,每三天结算发放一次,实现工人出场结算与发放同步。

部队未到,先保障。高峰期,近4000人同时上班,加上管理人员400人,后勤保障极为重要。分公司为全体工人免费提供餐饮、住宿服务,两天时间紧急搭建了近800人的生活区,并联系凤凰山厂区附近5个项目,解决工人住宿问题。赶工高峰期,恰逢大雨降温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后勤组每天两次给工人送姜汤、药品驱寒,免费发放被褥,不仅防疫保暖,更温暖了工人的心。

零失误、零感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项目现场毗邻珠海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施工高峰期,4000余名建设者同时作业,防疫压力巨大。为确保施工期零感染,项目指挥部在成立当晚就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实名制管理、防疫消毒、卫生保洁等八个小组,对项目所有施工人员、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全面有效的防疫管理。

项目单位编制了《珠海中大第五医院凤凰山院区项目疫情防控实施手册》,内容涵盖疫情防控基本知识、防疫物资储存、施工人员入场管理、现场人员流控等,得到珠海市建设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不仅如此,现场还设有强大的实名管理团队,严格把控入口。现场所有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过两道门”。第一道“门”是入场信息审核,所有进入人员必须测量体温、核查行进轨迹、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填写基本信息登记表、核实身份信息后,方可入场。第二道“门”位于项目大门口,作为项目唯一通道,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在此接受检查。进入人员必须具备“六个一”(红外测温常态化、雾化消毒、安全帽核号、反光背心、口罩、身份证),否则严禁入场。

另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是防疫消毒队,配备消毒人员20名,对施工现场周边、办公区、生活区等进行每天至少4次的全面消毒作业。对于施工现场实名制通道、大门等人流相对多的区域,每天安排6次消毒。为提高消毒效率,现场配备手持式燃油喷雾器7台、推车式喷雾器2台。

前方建设者全力以赴筑起珠海“防疫墙”,后方“防疫军”为每一位建设者保驾护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实现“零”感染。

有人说,“我从2号晚上现场检查开始就在这里工作,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都是为了尽快把工程完工,让医院早日投入使用。”

有人说,“湖北有雷神山、火神山,广东有钟南山、凤凰山!”。

有人说:“我已经二十多个不眠之夜了,只想为凤凰山校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有人说:“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出来!”

每一位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

凝聚成战胜困难的力量,

每24小时昼夜奋战,

写的是公司员工的坚持与责任!

建筑工程鲁班奖答谢会

建筑工程鲁班奖

每日精选,晚间发布

寓教于乐,共同进步

↓长按识别加入联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