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团队对钢结构和房屋进行测量,就是根据图纸上的房屋坐标,通过仪器把设计蓝图上的房屋投影到实际地面红线位置,让每一栋建筑都准确定位。(这只是第一步)然后从地基到主体结构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测量放线,确保建筑的平面位置正确,垂直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实用仪器与工具:经纬仪、水准仪(或全站仪)、铅坠、钢卷尺、测杆、塔尺等(其它:木桩、手锤、小钉子、棉线、记录表格纸等)。其中经纬仪(有光学经纬仪、激光经纬仪等,根据边设精度要求不同,精度等级也不同)用来测量点、线、角度,还可测距离(长度)、高程(标高)。水准仪用来测高程。全站仪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能轻松完成经纬仪、水准仪所需的工作,一次性完成测量、记录、计算、绘图等程序。
需要了解的基本内容是:经纬仪可以根据地面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测量出地面上其他待测点,然后设定直线(线段)和角度(拐角,比如房子的拐角,一般是90度,但也可能是其他角度),测量和设定的点、线、角就构成了房子的平面。
水准仪可以根据地面已知的标高(高程)来测量和设定其他部分的坐标。标高有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之分,例如我们常用的房屋的±0.00即为相对标高,一般是指一楼地面标高,其他楼层及地下室基础的标高则以+……、-……等来表示。在设计图纸中,会说明±0.00的绝对标高相当于什么。
下面我们主要讲解房屋平面位置的测量,以及房屋垂直度的控制,也就是用经纬仪进行的测量,高程的测量(也就是用水准仪进行的测量)比较简单,就不详细讲解了。
在施工蓝图上,建筑图纸设计说明中会标注房屋的平面位置,一般会标注两个主要角点的坐标值。测量定位的任务就是利用仪器将图纸上标注的位置投影到实际施工现场的地面上,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仍需继续进行测量定位工作,并需对每一楼层进行测量钢结构施工技术与实训,根据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区别,其方法也有所不同。现简单介绍如下:在多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各楼层的轴线进行测量定位。利用经纬仪或锤球将地面以上基础外墙上的轴线标记测量至待测楼层。一般只需测量主轴线(即外轮廓的轴线),在待测楼层测完主轴线后,可根据相应楼层的施工蓝图测量其余轴线,进而确定各主体结构(墙、柱等)的边缘位置。
高层建筑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根据不同的层高和周边环境(是否足够开阔)采用不同的勘测设计方法。当层高不太高,周边比较开阔时,可以采用前述传统方法,即利用经纬仪或锤球向上测量的方法。
当楼层较高或周围区域较窄时(一般在城区情况),架设经纬仪的距离不够,由于高度较高,锤球会摆动过大,精度难以保证,此时上述方法已经不能再使用,需要采用更合适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内测法,即在建筑物外轮廓线以内设置测量控制基点,一般在0.00楼层。浇筑每层楼板时,在相应位置留孔。测量某一楼层轴线时,在测量控制基点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线),向上发射垂直激光。在楼层预留孔处放置有机玻璃板接收激光光斑,从而确定楼层轴线的基点钢结构施工技术与实训,再以这样测出的若干基点为依据,测出该楼层全部轴线。
总之,测量定位是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每一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希望各位同事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熟悉它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
测量培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本课程包括测量仪器、测量软件、测量数据,比较重要的是全站仪、RTK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软件课程中土方、坐标的计算。如果需要了解更全面的课程,请咨询东英时代的陈老师!
主要培训:工程测量、测绘、造价、施工、数据技能、学历认证、技师证等。学校测量有建筑测量、路桥测量、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等。还可以来学全站仪、GPS-RTK。仪器课程: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GPS-RTK等实用课程。
实训,跨班上课,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后能够独立操作,不断学习直至掌握。
培训中心:成都东营时代培训学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提供住宿)
您也可以先尝试一下,然后再考虑是否注册。
陈老师的电话是13918635063,微信和QQ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