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商业步行街设计方案及深化设计阶段要点解析

   日期:2024-07-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99    
核心提示:观光梯应通到地下停车场。(3)货梯不宜安置在步行街主入口的明显位置;(4)步行街的货梯(客货梯)一般间隔80~100m设一组,吨位为1.6~2吨,货梯可与主力店合用(百货宜单独设置);建议考虑步行街、各主力店业态设计,完善步行街卸货区、货运通道和专用货梯;

方案及详细设计阶段

1、室内商业步行街设计

01.关于步行街正门

(1)紧邻主干道、主要通道,入口设计应醒目、宽敞、通透,入口外应有广场,方便开展户外商业促销活动。建议保证至少有一个出入口供车辆进出(用于展示);

(2)商业广场主出入口门高度不应小于3米;

(3)步行街主出入口两侧及上方应采用透明玻璃幕墙设计,增强区域内商铺的透明度和良好的采光性,充分提升商铺的价值。

02.关于步行街主出入口店铺

步行街出入口两侧商铺商业价值最高,但步行街出入口处通往主力商铺的通道距离出入口过近,考虑各主力商铺是否有独立的主出入口,建议将此通道调整至步行街出入口至中庭区域,调整后此通道可作为黄金商铺使用。

03.关于避风港的设置

商业广场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防风棚”(北方地区应设计卷帘门),步行街出入口应设置双开门、防风幕,但不应安装门帘。

04.关于步行街室内通道

为保证步行街店铺整体的连续性,建议适当减少各楼层与主力店之间的通道数量。步行街主力店开口设置的原则为:单侧与步行街连通的主力店开口为1个,两侧与步行街连通的开口不超过2个。除万千百货外,原则上不将主力店开口设置在中庭内。主力店开口应尽可能设置在步行街的末端,以带动整个步行街的人流。非零售业态(如电影院、KTV、网吧等)的开口需结合其入口大堂,开口尺寸为4~8米。

05. 关于步行街次要主力店

根据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的招商要求,步行街主出入口店铺面积需不少于150平方米,且一、二层需增设楼梯或洞口,具体位置需在施工时另行确定。

06.关于步行街出入口交通

为方便顾客购物需求,建议在步行街主出入口两侧规划出租车等候区;

07.关于建立步行街客流统计制度

步行街出入口应当设立客流计数系统。

08. 关于步行街屋顶

(1)必须对屋顶进行覆盖,以保持室内步行街产品的纯净度,避免冬季无法正常营业。步行街天窗屋顶的开口宽度应两侧比下部开口大800mm。(规划院强制性条文已列出)

(2)必须设计为玻璃天窗,为方便后期运营管理,提高建筑品质,建议玻璃天窗采用分段设计,不宜采用连续设计;

(3)步行街采光通廊及中庭天窗吊顶:步行街天窗通廊考虑安装广告装饰,应预留一定数量的挂件,中庭至少预留4~6个挂件(商管建议最好预留8个挂件),每跨天窗通廊预留1个挂件,并考虑设置电动升降装置。中庭天窗吊顶及步行街天窗通廊应进行节能设计,必须设置电动遮阳装置。

09. 关于 LED

中庭天窗吊顶设计考虑安装LED电子屏的方便,总荷载为20KN。

10.关于店铺装修

室内商业步行街内除餐饮店外的所有商铺均按精装修标准交付;餐饮区域内应预留厨房位置、排油烟位置。

11. 关于店铺面积

零售及服务业商铺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下,餐饮业商铺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间左右。所有商铺单元进深应为8米至16米(商管建议不超过12米)、宽8.4米。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商铺应尽量减少,以降低招商难度。

12. 关于开店

(1)室内商业步行街不宜门对门,这样会影响招揽顾客的便利性钢结构观光梯井道厂家,使店面招牌不方便,同时有些店铺忌讳门对门,所有店铺门都应面向步行街。

(2)室内商业步行街所有商铺主立面,除预留店招空间外,应全部自上而下采用透明白玻璃设计;次立面也应尽可能设计为玻璃墙(包括部分商铺次立面、主要店铺通道)。

13.关于层高

室内商业步行街断面:步行街一般以二至三层为宜钢结构观光梯井道厂家,首层层高5.4米,二、三层层高5.1米,通廊顶棚下净高分别控制在3.6米、3.3米。

14. 关于店铺天花板

充分考虑步行街和公共区域商铺天花板检查口的设计和预留。

15. 商店调整

(1)商户提出的特殊、具体的设计要求是否与规划相冲突;

(2)考虑商户升级储备,建议考虑在自有物业商业区域设置灵活租赁区域,满足后期招商、门店调整(如服装改餐饮)的面积需求及地产技术需求;

(3)建议步行街上的店铺尽量按照柱距进行划分,以方便日后店铺布局的调整;

(4)建议设计合理的人流,将墙体更换为防盗卷帘、防火卷帘,连通同一楼层不同类型的营业场所,充分调动客流。

16. 关于自动扶梯

(1)根据步行街的面积、空间距离,建议配置适当数量的自动扶梯,避免增加前期投资和后期过高的维护费用;

(2)步行街主要采用自动扶梯、观光电梯来组织行人的垂直交通。设置的一般原则是,在步行街主入口10米左右处设置第一组自动扶梯,扶梯间距控制在45米~70米之间,即楼层两洞~三洞之间。步行街内其中一组自动扶梯必须与地下停车场相通,以便直通步行街。自动扶梯应在洞口一侧、平行布置;(规划院强制性条文已列出)

(3)选址应避免影响商铺经营,尤其不应位于步行街主入口;

(4)为使步行街人流活跃,方便顾客有目的的购物,建议将各楼层的自动扶梯由平行布置调整为交叉布置;

(5)自动扶梯应设有光传感及变频装置。

17. 关于垂直梯子

(1)步行街内所有垂直电梯均应具备三方呼叫功能

(2)旗舰店各楼层的客梯是否能够互相通达,且不造成相互管理影响或干扰;

18. 关于地下电梯厅

(1)建议电梯厅内不要设计排水槽,防止因排水槽排水不畅造成溢流,倒灌入电梯底坑,损坏电气设备;

(2)考虑到冬季地下车库气温较低,为防止管道爆裂或破损造成漏水,危及电梯及底坑设备的安全,建议将观光电梯门外缘略微抬高,向外形成缓坡,即使发生漏水事故,短时间内也不会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19. 关于观光电梯

(1)步行街中庭观光电梯的数量、位置是否合适、足够使用,是否与中庭面积相匹配(对于椭圆形中庭,其位置最好设置在短边所在的圆弧边缘上);

(2)中庭设置观光电梯,2~3台为一组,电梯轿厢宜采用透明玻璃,井道宜采用钢结构。观光电梯应通向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内应设置透明玻璃电梯厅,电梯厅应设计有空调、安全栏杆。

20. 关于中庭

中庭位置:一般中庭位于步行街的转折处或入口处;中庭平面规模:应分主次两个中庭,较大中庭500~700平方米(开口面积),较小中庭300~400平方米(开口面积);中庭间距:80~100米。

21. 关于公共厕所

(1)厕所不宜设在黄金地段,而应设计在较为隐蔽的位置。厕所出入口应设在步行街与其他业态连通的通道内,不宜直接向步行街开,否则将对周边商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百货商场没必要在一楼设置厕所;

(2)每条步行街应设置至少一个专用厕所,保证步行街与主要店铺不同时开放;

(3)步行街厕所设置:视步行街长度而定,一般设置3至5间厕所,厕所间距80至100米,面积70至100平方米。每间厕所均设蹲位;男厕所不少于3间;女厕所不少于6间;男厕所小便池不少于3个;公共洗手池不少于3个。应与主店共用,并设计无障碍使用。应考虑设置母婴室,方便带儿童的顾客使用。(已列规划院强制性条文)

(4)为避免员工与顾客争用厕所的现象(尤其是餐饮区域的员工),建议在步行街增设“员工厕所”;

(5)步行街设计的厕所应设有供水点,方便清洁;

(6)建议在步行街、超市、百货商场、电影院等区域增设残疾人专用厕所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7)由于设备用房主要集中在地下室,考虑到人员值班、巡逻、停车场管理及员工餐厅的实际需要,建议在地下室合适位置增设卫生间;

(8)卫生间的穿衣镜高度应距梳妆台400cm左右。

22. 关于客户渠道

(1)在步行街主店入口处设计客流缓冲区;

(2)步行街两侧商铺间宽度:一层为10~11米,二、三层为16~17米。步行街楼层开口尺寸:二层步行街,开口宽度宜为8米;三层步行街,开口宽度宜为9米;开口长度:16~25米。步行街过道净宽度宜为4米,“天桥”净宽度宜为3.5米。中庭周边过道净宽度可适当加宽至5~6米;

(3)两层以上廊桥数量不宜过密(间隔宜为30至50米);

(4)主要店面与步行街连接处应至少有两处,宽度应为一柱距;(已列明规划院强制性条文)

(5)各主力店与步行街通道接口处应安装防盗卷帘门,控制宜在步行街侧;

(6)设计时应考虑公共区域通道(如KTV场所)的运行安全,建议不要使用玻璃等易碎材料作为墙面材料。

(7)由于电影院、KTV、餐厅等租户的营业时间与步行街不同,电影院、KTV、大型餐厅租户应为顾客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方便步行街关闭后顾客进出。

23. 关于夜间通行

餐饮、娱乐区域应设计专用夜间通道,与商场、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相通,出入口应直接与建筑室外相通;

24. 关于货运渠道

(1)通道宽度不得小于2.5米,应位于主力租户货仓附近,并与货梯相通;

(2)由于货梯也可作为消防电梯使用,可到达所有楼层,给百货商场、电影院的夜间安保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建议对上述区域增加门禁设计;

(3)载货电梯不应设置在步行街主入口的显著位置;

(4)步行街的载货电梯(客货电梯)一般每隔80至100米设置一台,吨位为1.6至2吨。载货电梯可与主力店共用(百货商场应单独设置);

(5)若步行街较长,建议设置专门的泔水或货运通道,方便步行街顾客特别是餐饮租户的货物运输;

(6)餐饮区域应设计规划专用垃圾清运通道。

25. 关于地下设施

(1)建议考虑步行街与主力店的设计,完善步行街的卸货区、货运通道和专用货梯;

(2)为方便超市送货卸货需求,建议在超市区域增加卸货平台的规划及增设独立货梯;

(3)为了方便观察配电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建议将配电室与值班室之间的隔墙更换为防暴玻璃窗;

(4)为方便各主机设备的控制,建议设置操作值班室;

(5)建议将开关柜与其他变电站规划在同一楼层,以方便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节省投资;

(6)各地下设备间入口通道宽度是否合适?是否利于设备运输、安装及日后维护?

(7)为满足步行街商户储存货物的需求,建议在地下适当位置规划增设步行街仓库,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8)若超市位于地下,其临时停放手推车处周围不宜设置设备间门。

26. 关于配套设施

(1)整个步行街的总体量、单层面积、长度是否合适?货梯、自动扶梯、观光梯、卫生间、消防通道等配套设施是否匹配合理?

(2)消防控制中心不宜设置在首层黄金临街位置,而应设置在其他低价值位置;

(3)该区域消防楼梯数量是否过于密集?建议在消防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减少楼梯数量,以增加可出租面积。

27. 关于吸烟室

建议在步行街每层适当位置设置面积约10平方米的吸烟室,并增设排烟设施。

28. 关于员工休息室

应位于B1层靠近员工专用通道处,面积不小于60m2(约占步行街面积的0.5%)。

29.关于垃圾房的建设

(1)垃圾房应设在地下停车场出入口附近,兼顾货梯及卸货区。垃圾运输通道应注意当地垃圾车的高度,尽量靠近主通道最高标高区域;

(2)垃圾房应分为综合垃圾房、建材垃圾房和危险品垃圾房;

(3)考虑到步行街上会有很多餐饮店,建议在地下停车场为每个步行街主力店及小商户设置4-5个相对独立的卸货区。卸货区应靠近各业态入口并结合货梯区、垃圾房设计。垃圾房应相对独立,分为干、湿垃圾房,每组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不建议主力店共用垃圾房;

(4)湿垃圾房建设标准补充建议:墙面、地面应统一贴瓷砖,墙面至天花板、排水沟等处也应贴瓷砖。应安装给排水、照明、灭蝇灯等设施。危险品垃圾房还应设置防暴灯、防潮灯、防暴通风口。

(5)应适当增加垃圾房面积,并必须设计排风系统。特别是危险品垃圾房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和自动强制排风系统,确保广场消费环境质量。

2. 关于机电系统的配置和测量

01关于空调系统

(1)鉴于第四代综合楼体量大、业态复杂、综合性强、现代化程度高,建议在空调、照明、小动力等方面采用“自控系统”设计,兼具手动、自动切换功能;空调主机采用厂家独立控制系统(制冷机组联动控制、冷冻泵、冷却塔联动控制),“楼宇自控系统”只采集数据不控制,各店分空调水阀独立控制;照明系统采用“回路控制”设计方式;小动力(插座)部分采用整楼层控制;“特莱公寓户型宝典”中有3400余套住宅公寓CAD图库

(2)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尽量集成需要深夜服务的业态(如电玩城、KTV、电影院、酒吧等)的系统,空调机组相关运行参数可与楼宇自控系统共享,以便楼宇自控系统及时调整终端设备;

(3)由于步行街通道设计为全开放式,且每层中间设有天井,建议在首层顶部增加侧出风空调设备,冬季供暖,夏季制冷,保证步行街不出现温度分层;

(4)建议在卫生间、通往主储藏室的通道等处增设空调出风口。

02.关于动力系统

开关站(一般为10KV)位置是否已给供电局预留并标明,强、弱电室门均应向外开。

03. 关于屋顶设施

(1)屋顶设备层设施的安装位置。建议统一规划、布置所有排风扇、油烟净化器的安装位置,包括出风口方向,以免影响塔楼客户、管理公司、公寓楼的办公、生活环境;

(2)应充分考虑建筑内风扇等设备的噪声降低、烟尘、臭味问题,以及所有同类设备产生的相关噪声、烟尘、臭味、水滴等对居住、办公建筑的影响及防治处理;

(3)除了考虑“步行街”顶部油烟机风机或室外机设备基础的预留和室内外机的制冷剂管道、控制线路、供电路径的设计外,还应考虑“主题餐厅”屋顶的设计;

04. 关于系统测量

(1)各主店、公寓楼的设备系统应相互独立,实现独立计量管理;

(2)建议不同业态的机电系统设计相对独立,避免后期运营过程中接口分割困难,引发设施设备维护纠纷和延误;

05. 关于设备室

(1)同一业务类型的变电所、冷藏室相邻,各变电所、冷藏室之间应设置值班室,同时监视运行情况,并设置值班卫生间;

(2)充分考虑机房的通风散热问题。

3. 关于地下室和停车场

01.关于地下停车场

(1)建议人行道与车道有明显区分,避免人车混行;

(2)合理进出口设计,实现“单进单出”;

(3)停车场应设计为“单环路”交通格局,尽量避开交叉路口;

(4)考虑到部分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地下车库,以及考虑到未来百货商场商品变化及内部调整的需要,建议增加大、重型车辆停车位的设计,以适应未来大、重型车辆的使用及整个万达广场的使用;

(5)地下车库必须预留机械式车位(已列明规划院强制性规定),由于机械式车位维护保养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客户接受度不高,如果地下平面停车位能够满足要求,建议不要采用此种停车方式;

(6)具有自动发卡、长卡处理等功能的IC卡智能收费管理系统;收费软件应具有停车费收取、停放车辆数统计、空置车位统计、自动调整停车场信息“空”、“满”显示板等功能;

(7)为避免将来自行车乱停,影响广场整体形象,应增加自行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2500个;

(8)收费亭面积为2000×2000mm,高为2500mm,配备分体空调;

(9)车库出入口大门尽量设置在水平路段上;

(10)在路面增加减速带和引导方向,按>>>>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