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
扬州援疆持续努力解答时代新课题
持续改善民生、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全域旅游……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回响在那拉提草原
放飞小康梦想 开启新征程
扬州援疆人员的汗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巩乃斯河的波涛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农牧业发达,有天然草原牧场,新疆伊哈牧场乳业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作为伊犁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骆驼奶等乳制品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5月,毗邻伊哈牧场的新源县扬州双创园(东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这里,伊哈牧场不仅能利用新厂房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求,还将迎来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新邻居”。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彰显“扬州速度”
5月的新源,阳光明媚。在位于新源县的扬州双创园(东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受新疆当地气候影响,一年一般只有6到7个月的工期,施工人员正加紧赶工,抢抓工期,为企业早日开工生产创造条件。
“这个项目主要是钢结构,预计6月底完工。我们招来的这些企业可以进来安装设备,今年七八月份就可以投产。另外,我们还给他们配了一栋住宿楼和一栋办公楼,他们拎包就可以入住。”扬州市援疆项目基础设施跟踪审计负责人何斌介绍,这个项目将力争成为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精品工程。
(扬州市援疆项目基础设施跟踪审计负责人何斌(右))
新源县扬州创业创新园(东区)项目位于新源县工业园区A区逸哈牧场东侧,依托新源工业园的产业基础优势、区位优势、创新发展优势,打造专业化、高附加值的创业园区,定位为新源工业园产能承载核心区和经济发展增长极。
“现在人们都讲‘筑巢引凤’,所以我们也扩大了产业园规模,提供厂房让他们入驻,先免收3至5年的房租,然后再收租金,主要就是给当地带来就业,给当地带来税收。比如伊哈牧场的乳液,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各种乳制品,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新源县发改委副主任、扬州对口援疆干部李守林介绍,新源县扬州创业创新园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拟建设3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预计将为当地创造700至800个就业岗位。
援疆干部李守林(右)
产业招商坚守底线 彰显“扬州品质”
通过筑巢引才、产业援疆,去年扬州援疆集团引进了内蒙古蒙格莱食品有限公司,并依托新源县丰富优质的奶肉资源,成立了新源县新优格食品有限公司。未来,这家公司将利用扬州援疆项目建设的7座标准化厂房,生产奶酪、牛肉干、乳清饮料、奶酒、马肉等食品系列,并与益哈牧场等“邻居”联手,打造新源特色农产品品牌。“我们的计划是边招商边建,这样建好之后,企业就可以入住。两座厂房都租给益哈牧场,年租金100万元,已经签了5年的意向合同。这样,企业不用建厂房,就能直接用我们的厂房,机器也可以共用。” 新源县发改委副主任、扬州市对口援疆干部李守林介绍。
一方面抓工程建设,一方面抓招商引资。在因地制宜推动新源当地乡村振兴、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援疆的扬州人不断展现出“扬州速度”“扬州质量”。去年以来,新源县委常委、副县长、扬州市援疆指挥部副组长居勇多次带队赴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去年以来,我们共引进项目21个,总投资15亿元,有地产项目、综合体项目、企业项目……我们一直都是立足当地特色扬州牧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居勇坦言,新疆地域辽阔,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但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企业最终打了退堂鼓。 即便如此,他们坚守新源招商引资的“绿色”底线扬州牧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绝不引进任何从内地转移过来的落后产能企业,引进的项目必须符合美丽新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地特色,符合新源当地的产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