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九桥王中美:20 年坚守桥梁建设一线,多项焊接工艺填补国内空白

   日期:2024-07-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77    
核心提示:王中美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桥梁焊工,不但要焊接长江大桥,还要焊接跨海大桥。女承父业成为焊花小将2001年,20岁的王中美如愿来到了父亲身边工作,成为了中铁九桥的一名电焊工。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中铁九桥的首席焊工、中国中铁的工匠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大家口中的大国工匠。

王忠梅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桥梁焊工,不仅要焊长江大桥,还要焊跨海大桥。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焊接火花在海面上绽放的那一刻一定很美。

如今,作为中铁工业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焊工,她已在桥梁建设一线工作20年,参与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50余座世界级桥梁的建设和竣工。她所在的“王忠梅劳模创新工作室”取得了新钢种焊接、重型钢梁焊接、专用工作站焊接等27项技术突破和17项创新成果,许多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王忠梅还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月22日,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业有限公司、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焊工王忠梅作为“两个一流、一个首创”代表,出席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

王忠梅.

女儿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焊接专家

王忠梅对焊花的深深痴迷,源自她的父亲。

初中毕业前,她和母亲生活在湖北黄梅小池镇。当时,父亲是中铁大桥局的焊工。虽然她和父亲只隔了一条河钢结构电焊工,但“一年也见不着几次面”。因为那时没有桥,交通也不发达,百里路程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父亲很少回家,王忠梅也不理解父亲的工作。

直到1993年1月16日,九江长江大桥通车,王忠梅的父亲才带着她和母亲参加了大桥通车仪式。王忠梅回忆说,当时父亲自豪地指着大桥对她说:“姑娘,这是爸爸亲自参与焊接的一座桥,以后你回家方便,我也可以经常回家看你和妈妈。”

“那一刻,大桥让我和父亲更亲近了,我觉得他的职业很伟大。”王忠梅说,就是那一刻,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当一名桥梁焊工,不仅要焊长江大桥,还要焊跨海大桥。“当时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画面,焊接火花在海面上绽放的那一刻,我想那一定很美。”

2001年,20岁的王忠梅如愿跟随父亲来到中铁九桥公司当一名焊工。

“我对这个职业又爱又恨”

虽然焊接火花看起来很美丽,但真正尝试之后,王忠梅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那是她第一次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在焊接施工现场,因为不听师傅的劝告,她盯着电弧多看了一秒。晚上回家,眼睛肿成一条条的,脸上一层皮都快掉下来了。她害怕极了,“我就想,这样会不会毁容?”看着镜子里自己惨不忍睹的样子,王忠梅有了退缩的念头。

但第二天看到师傅和同事们忙碌的工作,她又不能把这个想法说出口,“如果这时候提起,我会觉得自己是逃兵。”她想,就算要转行,她也要和师傅、同事们一起完成手头的任务,不拖团队的后腿。

我这一干就是二十年,一个项目又一个项目,一座又一座桥,转行的想法已经不那么强烈了。

王忠梅笑称,自己对焊接这个职业“又爱又恨”。与同龄人相比,她的皮肤粗糙很多,被焊工烫伤也是家常便饭,身上也有大大小小的伤疤。但即便如此,她对焊接这个职业还是有一份执念。王忠梅告诉南都记者,有一段时间,她对这个职业特别痴迷,每天中午或者傍晚,其他师傅下班的时候,她就会偷偷跑到厂里培训。“看到自己焊出来的焊缝成型,光滑、漂亮、工整,我就特别痴迷。”王忠梅说。

如今,她已成长为中铁九桥首席焊工、中铁集团工匠技师、国家级技术专家、中国工匠大师,20年来,她参与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50余座世界级桥梁的建设和竣工,承担了钢结构焊接试验和制造任务。

她所在的“王忠梅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取得新型钢材焊接、重型钢梁焊接、特种工位焊接等27项技术突破、17项创新成果,多项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女性很适合这份工作”

焊接行业,每天要在高温、火花、烟雾中工作,很多人第一眼很难将它与女性联系起来,但王忠梅却在其中发现了女性的优势。

王忠梅说,焊工整天爬上爬下,浑身都是污渍。以前很多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很体面的职业,女性在体能方面也比不上男性。她还记得刚开始工作时,要到项目现场换气瓶,几十公斤重的气瓶根本搬不动,有时为了省力,就把它们滚在地上,但遇到阻力还是要抬起来,一不小心就会砸到脚,弄断脚趾甲。直到现在,每年夏天她都不敢穿露趾凉鞋。

但工作了这么多年,她逐渐发现女人还是挺适合这份工作的。

“我们女工体格娇小,在较小的箱体焊接时,比男工灵活,而且耐力更好,做事更细心。女工焊出的焊缝一般形状美观,焊接质量更稳定。”王忠梅自豪地说。她所在的公司还在2011年成立了全国桥梁战线首支女焊接突击队,队员半数以上是共产党员,她们个个都是好焊工,面对急、难、险任务,她们冲在最前线,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作为一名新时期普通的桥梁焊接工,王忠梅说,每当看到自己修建的一座座横跨祖国江河湖海的桥梁,看到自己焊接的一座座大桥通车,心里就特别自豪。她说,能工巧匠是对产业工人最高的褒奖。为了不辜负这样的褒奖,自己必须更加踏实的做好本职工作钢结构电焊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忘修桥初心,焊接出七彩彩虹。”

南方都市报记者吴丹北京报道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