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马金龙团队 天风钢铁
以下内容纪要摘自:天风钢铁团队邀请述复二手钢结构副主任刁力分析钢铁运营及效益情况电话会议纪要
问题主持人
最近钢铁板块涨得比较厉害,大家对未来预期比较好,而且最近行业的钢铁价格也涨得比较快。原来我们在路演的时候也说过,我们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以来,整个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对行业的盈利状况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今天,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行业的运行情况,有幸邀请到钢铁协会的领导参加这次会议,也就是钢铁协会财务资产部副主任兼经济运行分析处处长刁力主任,刁主任还是中国价格协会冶金分会的副秘书长,工作以来一直都是从事钢铁价格分析和管理工作,2007年进入协会以来主要是从事价格监测和市场运行分析工作。原来我和刁主任是在工信部认识的,每个月都负责给我们工信部、发改委以及国务院写分析运行报告,所以掌握了钢铁行业第一手的财务数据,下面有请刁主任为行业介绍一下行业的运行情况。
刁力 嘉宾
一、粗钢生产情况
关注钢铁行业的都知道,粗钢产能在国家2016年提出去产能以后,实际上粗钢的表内产量并没有减,而且增了,增的速度还是不断加快的,今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了4.6%。应该说这个增速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全球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粗钢产量只增长了4.4%,中国的粗钢产量比全球其他地区粗钢产量增速要高0.2个百分点。
从分月的情况来看,6月份的粗钢产量创了历史新高,达到244.1万吨。如果要给大家加深一个印象,就是粗钢产量到底有多高?244.1万吨的日产量在建国初期相当于全国一年的产量。据不完全统计郑州二手钢结构出售,6月份全球除了中国以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粗钢日均产量是226万吨,比中国一个国家的日产量还要低8%,所以中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从品种结构来看,长材下降了1.5%,板材增长了4.1%,其中特别具有指标意义的就是中厚宽钢带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增长了12.5%。这个速度反映在供需上、体现在价格上,长材的价格要好于板带材,特别是中厚板、热轧板卷与线材螺纹钢的价格出现倒挂的关系。
从企业规模看,基本上是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会员单位(占全国粗钢产量的78%)的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了6.8%,相比全国的增速还要快郑州二手钢结构出售,全国的增速是4.6%,会员企业增速加快了2.2个百分点。其他中小型非会员企业是负增长2.1%。这个走势和近年来的走势是不同的,近年来都是小企业产量增长要快于大中型企业,今年是一个反转。这和打击地条钢有没有关系?我认为是有,按照钢铁协会迟会长做的报告,地条钢的产能是1.2亿吨左右,绝大部分用于轧制螺纹钢,腾出的市场空间为钢筋价格走势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但是板材则相反,特别是随着板管比的提高,前几年大力上板材生产线替代长材产线的钢厂效益普遍都不好。
二、进出口情况
前年全国出口钢材1.124亿吨,什么概念?这个出口量比日本全年的粗钢产量还要多,日本全年的粗钢产量在1亿吨左右,我们一口气出口了1.124亿吨,占到全国粗钢产量的14%左右,这个比例对中国来说是不低的,但是对传统的出口型产钢大国来说我们还是很低的。比如德国,按照WSA的统计欧盟以外基本上是零出口,但是欧盟内部德国基本上60%的钢材都是出口的,日本也有将近40%的钢材是直接出口的,但如果包含日本的汽车、车床以及整体设备出口,它的出口比重应该是超过70%。韩国也是一样,主要是汽车和造船工业,都是两头在外的企业,原料靠进口,产品靠出口。从这点上来看,中国的钢铁出口占比应该说不算很高。当然我们的基数很大,因此绝对量不小。连续两年出口过亿吨后,今年的出口呈大幅下降趋势,去年逐月由增转降,今年转为大幅下降,前6个月一口气下降了28%。钢材出口量上半年只有4100万吨,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还不到1个月的产量,去年同期5700万吨,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减量达到了160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综合成材率96%计算的话,占粗钢产量的占比也是大幅下降的。但这个降幅契合了欧盟和美国的诉求,近几年中国的钢材出口严重冲击了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主要原因是欧美地区固定成本明显较高而使钢铁企业缺乏竞争力。实际上美国诉求的正当性是非常差的,美国这个市场每年的进口钢材量都是3000-4000万吨左右,但是中国向美国出口钢材不到20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不是美国市场钢材进口主要的来源国,欧盟也不是我们钢材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我们的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日、韩、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这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地。但是钢材出口大幅下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因为一方面欧美指责我们破坏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要求我们降低产能、减少出口,我们也达到了,是给国家做贡献了。
进口是相对平稳的,每月是100多万吨,说明我们一些成套设备和汽车制造所需的进口钢材需求还是相对稳定。当然,进口钢材并不是中国做不了,少部分真是做不了,但是大部分是中国企业可以干,但做得可能并不经济。再就是一些合资产业链指定要求用进口钢材,这个没有办法,比如郑州日产和广汽丰田等等,这些指定用日本的进口钢材,所以没有办法,进口量基本上保持平稳。
国家为了抑制大量的出口,一是通过加税和降低出口退税的方式,再就是通过对合金钢特别是含硼钢的规范,出口减量60%左右都是这种条钢,出口成本高了以后算帐觉得不合适了,对外也就不出了。今年因为长材的减少,板材的比例上升到了55%,去年是42%,今年一口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去年棒线材大概占了41%左右,今年的占比降到了24%,应该说降幅还是非常大的。
从出口的流向来看,我国的钢材出口目的地主要是刚才提到的日韩及东盟国家,还有中东。韩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我们和韩国是互为钢材出口大国,我们向韩国出口的钢材占到目的地的第二位,向韩国进口的钢材也能排在前两位。当然,我们进口的东西基本都是高价产品,韩国出口的东西都是低价的如螺纹钢。而从品种结构来看,进口钢材除了韩国以外主要是日本和台湾,真正从德国进口的东西很少,和日本和台湾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我们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都是300万吨以上,德国不到40万吨。而从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也就是出口美元除以出口量算出来的平均价格大概是在680美元左右,同比提高了218美元,这个47%实实在在地就是因为低端产品长材的出口量的减少,板材比重的提高而形成了提价。进口钢材的价格也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幅度远远小于出口,这也反映了市场变化不大,大概就是因为结构的变化。进口钢材平均价格是1078美元,同比只上升了83美元,提高了8.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价格的提升确实是结构的影响非常大。
三、库存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钢材库存是持续下降的,特别是2月份五种钢材26个城市达到了今年的峰值1655万吨,现在不到900万吨,降幅非常剧烈。但就是这个降幅仍然高于上年同期,现在有些人说库存不断地降,什么时候是底?我们认为如果低于上年同期就说明已经触底了,现在来看还没有触底,一方面价格疯狂上涨,另一方面库存还有一些,探底的速度和钢价上涨比起来,降库存的速度实际上是比较慢的,企业库存也是如此。
四、钢材价格变动情况
总体高于同期是肯定的。去年应该是一路上扬,如果去年剔除4月份的峰值以外基本上就是一路上扬。2015年的11月份价格指数跌到54.48点,这是近五年以来的最低点,2016年一路上涨,钢坯从1300元一口气涨到了2700元,到今年随着到3300,也是翻倍的上涨。
去年钢材价格从年初的57.6点一口气涨到了接近100点,中钢协的价格指数是以1994年为基数的,也就是2016年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上涨还是仅仅回到了1994年的水平,应该说这是一个恢复性的上涨。今年如果考虑去年的基数比较低的话同比肯定是大幅上涨的,但是今年以来涨的幅度明显收窄了,特别是到了7月份中上旬,我们的指数达到106.5点,相比年初只上涨了7%,应该说这个幅度远远小于上年同期的涨幅,说明钢材价格的波动基本上实现了我们认为的顶部,钢材价格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了,总体的供需关系摆在这里,供大于求的关系没有逆转,就算把地条钢都打掉了,去年最惨的时候产能利用率不到70%,现在是接近80%的产能利用率,应该说对市场填补的能力是非常大的。从具体的品种来看,线材的全国平均价是3700元,涨了1200元,热轧带肋钢筋涨了1300元,中厚板涨了1100元,无缝钢管涨了1500元,涨幅基本都在50%左右。
国际市场就不多说了,因为国际市场相比去年也是好转了,但是从中国的涨幅来说明显要逊色,国外市场的涨幅应该说是比较差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钢材出口转向国内销售,一是因为国际市场涨幅低于国内市场,所以转向国内,这也是造成出口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就是投资,简单地说,民间投资也是下降的,但是降幅相比去年还是加大了。
五、行业效益情况
今年钢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效益的好转主要来源于钢材价格的上涨,以及成本的涨幅低于销售收入的涨幅形成的效益,这是我们利润最主要的来源。从产品销售收入来看,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增长36.7%,实现利润532亿元,增长3.67倍,销售利润率达到了3.04%,亏损面下降了13.5%,去年同期是27%,市场这么好的情况下还有一部分企业亏损,是因为产品结构、企业发展不适应市场的变化。从盈利企业的情况分析,盈利情况比较好,比如石横特钢年产量也就是300多万吨,6月份当月实现利润是3亿元;吨材含税毛利接近1000元;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河北纵横,吨钢利润也非常好。石横以不到400万吨的体量,上半年实现利润13.53亿元,所以说石横这个企业非常成功。当然还有一些大企业,比如马钢、华菱,这些效益都是不错的,首钢的增幅也不错。相比石横来说,这些巨无霸体量远远大于石横。石横这样的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就是螺纹钢,所以如果后续市场发生变化的话对石横这种企业影响是非常大的,产品结构非常单一,如果市场波动大的话日子应该不会太好过。
如果从利润主要的构成特点来看,半年实现利润532亿元当中主营业务利润占了428亿元,和往年的主营业务利润构成也是有相当大的改变,往年的主营业务利润总额贡献非常小,基本上都是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的,今年因为钢价的大幅回升造成主营业务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因为去年同期利润总额114亿元,主营业务利润是亏损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今年正好相反,主营业务是利润总额的主力,是构成利润总额的主要部分,投资收益的规模变化也是在增长的,但还是保持原有的基础。
从利润分布情况来看,96个会员企业占到全国产量的78%,只有13个企业是亏损的,其他企业都是盈利的。
从价格来看,这些企业销售收入除以钢材销售量得出了销售价格,上半年销售价格为3325元(不含税),同比增长了49%,长材增长了1100元,板材增长了1100元,增幅基本上都是50%左右。今年的原材料价格涨幅低于钢材价格涨幅,这是钢铁盈利的重要因素。
从期间费用来看,钢铁企业大小企业差别是非常大的,2017年1至6月份吨钢期间费用基本上是300元左右,销售费用72元,管理费用是170元,财务费用131。为什么民营小企业有那么高的单利?就是因为期间费用非常低,财务费用基本上是零,贷不到款,所以财务费用是零,包括环保运营成本也比大企业低很多,用人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比大企业要低。
从折旧情况来看,折旧是企业发展后劲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从折旧来看,上半年吨钢折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基本持平,企业利用市场好转的机会没有折旧。去年因为市场好转,企业唯恐市场突变,所以把很大一部分利润藏到了折旧上,今年折旧变化不大,说明企业抓住了市场这一波变化,体现在利润方面,利润大幅度增长也是一种利润转移。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基本上还70%左右,应该说是略有下降的,去年年底资产负债率是70.4%,今年不到70%,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2012年资产负债率到了68%左右,应该说2013年到2015年都是比较平缓的,到了2015年后期随着企业杠杆率的提高,资产负债率曾经上升到了71%,应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高于70%,2016年尽管降了一点,70.4%;今年第一次低于70%,连续两年高于70%以后今年到了70%以下。
从企业的银行贷款来看,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存在,短贷和长贷的比例非常不合理。按照正常情况,企业应该是有60%的长贷、40%的短贷,四六开比较科学,便于企业开张生产经营活动。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中钢铁企业贷款总额应该是1.48万亿(截至六月末),但是其中的短贷达到了1.08万亿,占全部贷款总额的73%,长贷不到30%,这个比例是非常不科学的,也反映出银行对高污染(不光是钢铁,对有色、对建材)都很慎重,钢铁贴上了高污染高能耗的标签限制发展这个行业,所以现在银行也很慎重。现在很多企业贷款贷不到,压贷断贷的情况非常普遍,直接反映在长贷大幅缩减的趋势。短贷现在基本上用于新贷还旧贷,这个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从流动比例来看,上升也是比较快的,这跟短贷的上升也是有直接的关系。流动比、速动比提高,这两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贷债结构,说明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没有缓解,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掩盖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
六、关于后期供需形势的分析
长材基本上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机械制造以及造船等行业。我们做过测算,长材中棒线材和型钢占到房地产和基本建设用钢量全部长材的比重是70%-80%,70%-80%的长材用于基建和房地产领域,板带材大概是10%左右用于汽车,15-20%左右用于机械,所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钢材的消费。现在来看,钢材的消费需求是比较旺的,尽管长材的产量是少了一块,特别是钢加工,特别是打击地条钢之后,钢加工这块长材的产量少了一块。长材的需求还是不错的,板材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板材的消费也是不错的。长远来看,汽车的发展速度到现在还是正常回落。供需环境和供需局面延续了今年年初以来的良好局面,供需面是拉动了钢材消费最主要的动力。
国内市场好于国际市场,后期出口还会延续回落的态势。今年很有可能低于8000万吨,相比去年全年大概下降30%,就是因为国内市场好于国际市场,企业的出口效益不如国内的效益,所以出口今年肯定是下降了。
从成本方面来看,国家的铁矿石依存度非常高,基本上达到了85%左右。全年的铁矿石进口量大概是10亿吨左右。10亿吨相当于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70%,这70%主要集中在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FMG,这四家矿山基本上占到了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的68%,这个来源非常集中。没有一个工业行业对原料依存度像钢铁对铁矿石的依存度这么高。去年铁矿石跌到37美元以后今年缓慢回升,但是进入6-7月份以来,应该说升幅还是比较快的,和往年也是不一样的。往年铁矿石价格比钢材价格涨得更快一些,无论是从时间长度还是涨价的深度来看都要比钢价来得广,这是影响钢铁行业效益最主要的因素。今年钢价第一次跑赢了矿价,但是从6-7月份的情况来看,铁矿石价格从55美金一口气飙到了71美金,涨幅还是非常大的,能不能决战第三季度?能不能在第三季度保持住效益,这是很关键的。我们国内的观察铁矿石价格能不能在70美金左右会有一个回头,我们期望它掉到65美金以下,现在看来70美元已经到了第三天,我们希望掉到65美金以下,这样对企业效益也是有贡献的。
关于去产能的问题。吨钢将近1000元的利润不是普遍现象,有些大企业考虑到环保因素和人力成本因素,吨钢利润没有那么多,即使这样也有400元左右。这么好的局面就是因为去产能形成的,所以我估计钢铁行业协会和工信部发改委一起做了一个去产能和清理地条钢的督察,应该是形成了抑制落后产能、打击地条钢、维护正常先进产能的生产秩序,形成这样一个氛围。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受到高额利润的驱动,一些部分省市的企业地条钢、中频炉、伪电炉蠢蠢欲动,现在还要违规生产,如果地方政府稍微一放松,可能这对市场都是一个冲击。
关于融资问题,国家出了债转股的政策,但是现在是叫好不叫座,国家出台的债转股政策和企业期待的债转股截然相反。现在很多银行搞的明股实债,这不是企业期望的债转股,而是以债券的形式改头换面,对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没有帮助,所以下半年如何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关键。
七、市场的初步预期
从2011年开始到2016年,先升后降,降了4年半的时间, 2016年到2017年刚刚有点恢复,恢复的势头能否稳住主要是两点:市场的供需关系能不能保持一个弱平衡的状态,现在就是一个弱平衡的状态,7月份中上旬的产量已经出来了,粗钢中上旬全国预估计是235万吨,235万吨比244万吨看似降了不少,但是如果考虑到4月份6月份的产量之后,是历史以来的第三高产量,这个产能释放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如果第三季度还是保持这个产量,需求能不能像上半年这么红火?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