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研讨会
刘耀鹏、舒敢平、王立军
2019 年 6 月
概述
2019年6月19日,首届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研讨会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成功举办。中美双方共12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就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最新修订情况进行了交流。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包括:直接分析法、抗震设计、组合结构、钢结构防火、冷弯型钢结构、不锈钢等。中方涉及的规范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香港钢结构设计规范》;美方涉及的规范有:AISC 360-16、AISI规范。与会人员除了介绍目前规范的修订情况外,还对规范的后续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研究方向。
起源
2018年12月,国际A级会议ICASS2018在香港成功举办。美国巴克内尔大学Ziemian教授作为特邀报告人出席会议,并邀请中国专家赴美就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交流。Ziemian教授是国际钢结构领域知名专家,也是美国标准AISC360稳定性设计章节主编。
美国标准每5年左右修订一次,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相比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从03规范到17标准(2018年7月实施)用了15年的时间,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未能及时应用。
GB50017主编王立军、舒敢平教授欣然接受邀请,ICASS2018主席陈绍利教授积极筹划,推动中美钢结构规范的顺利交流,刘思维博士担任会议秘书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负责中美双方的沟通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最终双方商定于2019年6月19日开会,地点为康奈尔大学。
过程
下午2点,会议正式开始,Ziemian教授致欢迎辞,刘耀鹏博士介绍中方代表团成员,舒敢平教授代表中方对美方的安排表示感谢。
按照会议进程,美方首先逐一作了汇报:Ziemian教授介绍了美国AISI的直接分析方法;Peköz教授介绍了冷弯型钢结构相关的应用研究;Denavit教授介绍了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及复合材料结构的直接分析;Abreu教授介绍了抗火相关的研究;Zhanjie Li教授介绍了AISI稳定性章节的主要内容。
(Ronald D. Ziemian 教授)
(Teoman Peköz 教授)
(马克·德纳维特教授)
(让·C·巴蒂斯塔·阿布雷乌教授)
(李占杰助理教授)
中方王立军大师首次介绍了中国多项规范关于抗震设计的规定;《钢标准》副主编余海群介绍了GB50017的修订情况;《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主编徐厚俊介绍了最新冷弯薄壁型钢设计规范的修订情况;刘耀鹏博士介绍了直接分析法在大陆及香港地区的修订情况及工程应用情况;由于时间关系,舒敢平教授、范胜刚教授主编的《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未能在会上作详细介绍,但最终提供了完整的报告文件,通过SSRC协会分享给会员及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利军)
(总工程师于海群)
(总工程师 徐厚俊)
(刘耀鹏博士)
(舒敢平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现年82岁的冷弯型钢结构先驱Peköz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分享了与中国老朋友的过往情谊,他展示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1年授予他的名誉教授证书,并形容自己和当时的中国科研人员就像兄弟一样!
会后,Ziemian教授与舒敢平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推动中美两国钢结构设计规范长期交流的愿望。
(全体参加者)
意义
本次标准研讨会共涉及中美标准6项,虽然参加人数有限,但双方都以专业的态度发言,各抒己见,整体氛围非常好、很友好,真正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就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而言,主标准GB50017的修订周期过长,而其他子标准和程序繁多、参差不齐,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给工程师的日常设计工作带来了困扰。
本次研讨会与一般会议不同之处在于,不再局限于技术交流,还包括标准体系、修订频率、资金来源、协会组织等各方面的交流探讨,为我国标准体系和修订状况的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外表
中美两个伟大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不仅相互影响,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是对世界经济交流和技术发展的一大贡献。本次标准研讨会承前启后,继续见证和构建中美两国在钢结构领域的深厚友谊。正如国际大师Peköz教授所言,像兄弟一样工作、交流,他非常想念他的中国朋友。他还提到他的儿媳是中国人,他非常感激她让儿子在各方面都进步了很多。
这次研讨会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希望这个研讨会能够常态化,在中美两国轮流举办,让更多的标准起草者能够参与进来,让“标准”本身也能规范起来。
致谢
特别感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思维副教授及香港宁达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安排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