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变身文创园,助力淄博夜经济繁荣发展

   日期:2024-06-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74    
核心提示:张钢老办公房成悍码头小镇6月9日,记者来到正在装修的唐库文创,这里位于和平路与南京路交叉路口西侧,是在原淄博糖酒站马尚仓库的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仓库和楼房进行改造,目前正在建设,预计8月竣工。

旧厂房改造成文创园 打造淄博夜间经济新载体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在你手中

记者刘红霞、沙红翠、孟淑香、通讯员王丹

夜间经济

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繁荣程度

6月6日上午11点52分,忙碌了一上午的毕红蕾终于有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淄博市老图书馆正式移交淄博钢结构,设计方案即将出炉,项目定位……是打造老商圈文创绿洲。

毕红雷是山东古谷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开了一家“存量诊所”,专注于城市存量资产的转型升级,他称之为城市更新。从被称为淄博798的方家艺术村、东方文创园到桥里,再到现在的淄博图。

在淄博,注入社会资本改造旧厂房成为新风向。作为老工业城市,土地曾为淄博孕育了无数财富。但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淄博大量破旧厂房、低效土地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在政府“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转型发展”政策的鼓励下,毕红雷、塘库文创负责人齐浩和一群有情怀的年轻人主动将斑驳的旧厂房改造成年轻有活力的文创园区,吸引众多新业态入驻。工业遗产不仅“浴火重生”,还因创意与文化的融合淄博钢结构,赢得文艺青年的“青睐”,成为我市提升时尚指数、发展夜间经济的新载体。

磁场精酿啤酒火爆夜景

推动城市更新

老厂房变身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6月8日下午四点,位于华光路与东三路交汇处的东方创意园内,磁场精酿啤酒负责人张德雷和员工们正忙碌地准备着晚上演出的食材。因为爱喝啤酒,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了这家餐厅。斑驳的老厂房墙壁、“磁场”的名字,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光顾。

东方文创园是毕红雷的心血之作,其前身是淄博市金桥纺织厂,占地面积43亩,是金桥社区1989年创办的村办企业。近年来,企业因环保等原因连年亏损,社区决定转型。此时山东省正大力推进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鼓励改变过去单纯由政府主导低效土地再开发的情况,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转型发展。

怀揣“城市更新”梦想的毕红蕾与金桥社区居委会一拍即合。“这里地处中心城区,区位优越,如果能通过改造让这些厂房重新焕发活力,不仅可以淘汰落后产能,还可以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打造夜间经济的主战场。”毕红蕾说。

为了让这座老厂房焕发新生,毕红雷和他的“励志文化”团队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了规划设计,在保留厂房原貌、强调艺术美感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加入现代玻璃、钢结构,进一步凸显原有厂房的沧桑感。

毕红蕾告诉记者,东方文创园目前已有牧羊村、狼爱羊音乐餐厅、醉逍遥等特色餐厅,只在夜间营业,还有家家悦超市、蹦床等业态。正在建设中的MEDUSA(美杜莎)是一座高端迪厅,将为淄博的潮玩者打造一个集视觉、听觉、嗅觉为一体的震撼声光电感空间,可容纳上千人的室内电子音乐派对。

从东方创意园往东走,在高楼林立之中,有一片别具一格的徽派建筑群。这里就是原来的金桥茶城,因场地破旧、管理不善,亟待改造。凭借与金桥良好的合作基础,毕红磊将这个老市场改造成了淄博主城区首个低密度徽派庭院办公项目。曾经脏乱不堪的地方,如今已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内有精致的茶馆、私人会所、创业孵化平台。

让城市保持美味

张刚旧办公楼变小镇

汉码头胡同炸鸡

东方创意园和桥里都位于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这里有很多闲置的厂房、院子,为了将这些厂房再利用,街道办事处统一招商。除了这两处,这里还有一处被誉为“留住城市美食”的夜间经济打卡地:寒码头小镇。

6月8日晚六点半,记者来到华光路与东二路交叉口北侧的一处院落,院落上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汉码头小镇”几个字。走进去,只见灯火通明,烧烤、烤鱼、炸鸡、小龙虾等特色餐厅里顾客盈门。

寒码头镇负责人岳林带领记者来到“一齐苗秘制烤鱼店”,找了一张僻静的餐桌,讲述了老厂房改造的故事。

原来,这里原是张店钢铁厂旧址,工厂搬迁后,该区域十三多亩空地被闲置,杂草丛生、垃圾长期占据,导致周边环境恶化,居民抱怨不断。

“你们看到的这两排房子,就是张刚原来的办公地点,我给你们看一下我刚来的时候拍的照片,都是垃圾。”岳琳回忆道。

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岳琳和丈夫在体育场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接手了张刚办公室的改造工作,两人费尽心机,把脏乱不堪的旧厂区改造成市民夜间休闲娱乐的餐饮基地。

南侧写字楼三楼,胡同口炸鸡店把露台布置成了绿色花园,华灯初上,点亮特别的灯光,颇有浪漫情调。几个朋友坐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碰杯、聊天,热闹非凡。

岳林告诉记者,建设这个小镇走了很多弯路,后来在体育场街道办的指导下,以及餐饮企业规范经营、垃圾分类回收、油烟净化、噪音净化设备更新等整治措施下,寒码头小镇人气上涨,人流量也随之增加。

“月姐很会营销引流,最近还解决了马路两边停车难的问题,我们餐饮企业也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一齐苗秘制烤鱼餐厅”美女老板娘一边做主厨,一边做直播。其他餐厅也一样,有的直播,有的表演,各有各的创意。

岳琳说,吃喝玩乐永远是夜经济的主题,她对寒码头镇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下一步将在特色餐饮的基础上引入文化、教育、健康、美容等业态,充分利用老厂房,把寒码头镇打造成有品味、有文化、有特色的夜经济文创街区。

提升城市气质

塘库文创园掀起新风尚

塘库文创音乐表演吸引众多市民

今年4月,我市提出实施“一号改革工程”,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在深圳,早在2004年,华侨城就开始对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和城区进行改造。三年后,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正式开业。至今,它依然受到许多年轻艺术家的追捧。

淄博还有这样的创意产业聚集平台:塘库文化创意园。

唐库创意负责人齐浩出生于1997年,美国留学归来后,看到淄博日新月异的变化,立志要用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发展淄博的文化创意产业。“淄博这几年人口流入量不大,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淄博不够时尚,留不住年轻人。回国后,看到淄博在盘活资产,发展夜经济,我就有了想法,能不能把淄博闲置的厂房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搭建一个可以留住年轻人来淄博创业的平台,也算是为优化淄博营商环境出一份力吧?”齐浩的谈吐比同龄人要成熟一些。

齐浩说到做到,成功筹措到资金后,开始着手建设塘库文创园。6月9日,记者来到正在改造中的塘库文创园。它位于和平路与南京路交叉口西侧,以原淄博糖酒站马尚仓库为依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老仓库及建筑进行改造,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8月完工。

塘库文创首届创意市集人潮涌动

对于塘库创意的运营模式,年轻的齐浩有自己的想法:搭建平台、共享资源、闭环运营。“我们不是简单收租金,而是独立运营,引入时尚餐厅、酒吧、书吧、摄影工作室、设计等业态,比如要办动漫节、音乐节,就让园区业主承包一部分业态,分成,形成闭环运营。”从创意到落地,从提供平台到孵化创业,塘库创意积极为年轻创客、创意企业搭建平台,增加商家黏性。

年轻、时尚、活力,塘库文创的设计和招商都围绕着“YOUNG”二字,让市民感受到老工业城的青春活力。这里既有工业遗产,又有新的文化内涵;既有保留工业痕迹的外观,又有满足现代功能的内部,通过新旧互动,让工业遗产重新被唤醒。

就在文创园运营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挖掘消费潜力繁荣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齐浩对文创园有了新的考虑,那就是响应政府号召,引入文艺演出、体育赛事、非遗体验、创意市集等夜间经济业态,助力淄博夜间经济发展。

工业遗产通过社会资本、文化艺术的介入改变了城市,实现了老工厂的再生与更新。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政府需要与企业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活动策划等举措,保障人流的连续性和活跃度。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