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个全国安全生产月:筑牢安全防线,防范钢结构事故

   日期:2024-06-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12    
核心提示:通过分析以往事故发生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钢结构制作、安装质量,可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防患于未然。钢结构事故原因分析(2)设计单位要加强与施工单位交流、强化设计交底;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必要的复核、计算,从源头上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当前,全国正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深入排查各领域、各环节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有助于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通过分析以往事故发生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证钢结构制造安装质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事故风险,防患于未然。

钢结构事故统计

首先要了解钢结构本身的不足与缺点并采取预防措施。

(1)稳定性问题:由于钢材强度高,为了充分发挥钢材的优势,结构构件做得相对灵活,因此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就更加突出。

(2)低温脆断问题:钢在室温下是一种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金属,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塑性和韧性逐渐下降,再加上钢材中的材料缺陷、焊接缺陷等,造成钢结构在低温环境下发生脆断。

(3)耐火性能差:普通结构钢在温度超过400℃时,钢材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开始急剧下降,当温度达到600℃时,钢材基本已丧失承载能力。

(4)耐腐蚀性能差:常见的钢材腐蚀有大气腐蚀、介质腐蚀和应力腐蚀。

对国内外120起事故案例从结构类型、事故类型、损伤形式、事故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1.结构类型

从结构类型来看高层与复杂钢结构检测,工业厂房尤其是单层厂房的事故发生率最高,占比为53%,这与工业厂房结构承受的复杂荷载及运行环境恶劣有直接关系。大跨度结构、桥梁及特种钢结构发生事故的概率相近,主要是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所致(见表10-1)。

2. 事故类型

从事故类型来看,整体倒塌占比达49%,说明钢结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延性的重要性,变形、脆性断裂等事故也较为常见,这与钢材的特性有关(见表10-2)。

高层与复杂钢结构检测_高层钢结构验收规范_高层复杂钢检测结构有哪些

3. 事故损害类型

从事故损坏形式来看,钢结构失稳、钢材脆性断裂、火灾破坏、焊接连接损坏是主要损坏形式,占比超过75%(见表10-3)。

4. 事故原因

从事故原因看,设计、施工、使用三个环节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施工质量占比最高,达49%,其次是设计质量,为31%(见表10-4)。事故的必然发生,往往是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使用不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钢结构事故原因分析

设计阶段最常见的问题是计算错误。具体来说,结构设计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边界条件假设不正确、载荷值不正确或太小。这两个问题占事故原因的近50%;其他如方案、结构等违反现行规范的因素占50%(见表10-5)。

高层与复杂钢结构检测_高层复杂钢检测结构有哪些_高层钢结构验收规范

钢结构是由钢材连接在一起而成的结构,因此决定钢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钢材质量和连接质量。连接质量主要靠焊接,焊接的关键是现场焊接质量,特别是现场对接焊的质量高层与复杂钢结构检测,钢材和焊接质量对事故的影响超过50%。其他因素主要是管理因素(见表10-6)。

钢结构固有的弱点是耐火性能差、耐腐蚀性能差,在使用阶段,火灾和腐蚀占原因的80%,其中火灾因素占60%以上,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见表10-7)。

事故预防措施

钢结构施工中存在很多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具体有:工程用钢选择不合理,所用钢材不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处出现裂纹,不符合规范要求;网架球出现较深的裂缝,使网架无法使用;梁腹板开裂,支撑无法拆除,结构无法使用;起重设备安装不牢固,坠落地面;钢结构焊接、高空施工安全措施不够,施工支撑稳定性不够,导致结构整体损坏、倒塌;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社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些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质量事故,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对钢结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工期不合理,违背了建筑工程的客观规律。如钢结构焊缝完工后短短几个小时就要进行吊装、应力释放。

高层复杂钢检测结构有哪些_高层钢结构验收规范_高层与复杂钢结构检测

(2)建设成本不合理,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工程层层分包,工程成本过低,给安全施工留下极大隐患。

(三)法律不健全、执行不力,政府和监察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1)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重视不够。当质量安全与施工进度、成本发生矛盾时,质量安全管理和措施往往不被放在重要位置。

(2)管理不够严格,质量安全措施不到位,一些管理措施只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

(3)质量安全培训教育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作业人员。

(1)政府加强监管,落实建设项目经理终身质量责任。

(2)设计单位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加大设计交底力度;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必要的审查、计算,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应建立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查专门程序和保障措施,建立施工方案安全“否决权”制度。

(4)加强钢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控制:

1)重视钢材采购,各类钢材性能指标、验收标准等资料要齐全。

2)加强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查的组织工作。应根据钢结构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企业的能力、经验,编制一份既符合设计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又便于操作的方案。特别是在钢材采购、生产加工、焊接、吊装、卸载、检验验收、安全等方面应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3)制定具体的施工操作规程,包括技术要点、安全措施等,并将任务分解到各班组、各个岗位。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