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中钢柱底部螺栓孔偏移及地脚螺栓位移的防治措施

   日期:2024-06-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259    
核心提示:二、钢结构工程中主要质量问题防治在埋螺栓时,采用型钢两次校正办法,检查无误后,浇筑预留孔洞;三、砌体工程中主要质量问题防治正确做法: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釆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軸冋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kN。

2.钢结构工程主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控制

1.钢柱底部螺栓孔偏移

1、现象:钢柱底部预留螺栓孔与预埋螺栓不对齐。

2.预防措施:

(1)钢柱底部预留的螺栓孔应放大试样后进行,保证螺栓孔与柱轴线的相对位置准确;

(2)若螺栓孔位置偏差不大,经设计人员允许,可顺着偏差方向将孔扩大为椭圆孔,然后换上更大的垫圈进行安装。

(3)若螺栓孔位置偏移较大,经设计人员同意,可将原孔焊塞,重新钻孔。

(二)锚栓位移

1、现象:地脚螺栓与轴线相对位置超过允许值。

2.预防措施:

(1)先浇筑混凝土、预留孔位,再埋设螺栓,埋设螺栓时采用钢筋双校正法,检查无误后,再浇筑预留孔位;

(2)用预埋钢架将各柱的地脚螺栓固定好,一次性浇注混凝土;

(3)可采用氧乙炔火焰扩大柱底板螺栓孔,安装时可增加加厚钢垫;

(4)若螺栓孔相对偏移,经设计人员同意,可将螺栓切除,将根部螺栓焊接在预埋钢板上。再贴上与预埋钢板相同厚度的钢板,用铆塞焊法将其焊接在预埋钢板上。然后按设计要求焊接新的螺栓即可。

(三)连接板装配不紧

1、现象:连接板间接缝不密,有缝隙。

2.预防措施:

(1)接头处钢板应平直,变形较大的钢板使用前应调整好;

(2)当连接钢材或部件平面的坡度大于1:20时,应设置斜垫片;

(3)连接板间的间隙小于1mm时,无需处理;

螺栓拉拔试验要求_钢结构地脚螺栓拉拔试验_地脚螺栓拉拔试验规范

(4)连接板间的间隙为1~3mm,且厚侧做成缓坡过渡至薄侧;

(5)连接板间的间隙若大于3mm,应用垫块填充,垫​​块表面应与构件同样处理。

3.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控制

(一)住宅项目壁挂烟道堵塞、漏烟现象

1、现象:砖混结构房屋客厅、厨房壁挂烟道堵塞,或楼层间烟道相通,影响建筑使用和人身安全。

2.预防措施:

(1)壁挂烟道施工应建立责任制,每层楼有专人、有位置(各层同一轴线上的烟道尽量由同一个人施工),以便于明确责任,落实奖惩。

(2)烟道铺设、瓦管安放时,应注意接缝找正,接缝处应用砂浆封严,四周缝隙中嵌入碎砖,使瓦管固定。烟道铺设时,应先安放瓦管后砌墙,防止碎砖、砂浆等杂物落入管道内。

(3)在施工中推广使用斗式提芯工具。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杂物落入烟道造成堵塞,而且可以使烟道内壁砂浆光滑密实,有利于防止烟气泄漏。

钢结构地脚螺栓拉拔试验_地脚螺栓拉拔试验规范_螺栓拉拔试验要求

(ii) 地基不均匀下沉导致墙体裂缝

1.现象:

(1)纵向墙体两端出现斜裂缝。裂缝大多通过窗台两个对角线角部。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钢结构地脚螺栓拉拔试验,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出现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小。裂缝宽度底部较大,顶部较小。往往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和宽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

(2)窗间墙上、下对角线上均出现水平裂缝,且裂缝在沉降较大一侧的底部,在沉降较小一侧的裂缝在顶部;

(3) 纵墙中央顶部和底部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裂缝上部较宽,下部较窄。当纵墙顶部有圈梁时,顶层顶部中央处竖向裂缝较少。

2.预防措施:

(1)加强基坑(槽)的钻探工作。对于比较复杂的地基,一般应在基坑(槽)开挖后进行钻探,对发现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固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应设置合理的沉降缝。浇筑圈梁时,要防止折断部分连成一体,或防止砖块、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避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造成墙体开裂。

(3)提高上部结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在基础顶面及各层门窗顶部应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端部门窗数量。操作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如浇水润砖,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增加砂浆的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力(提高砂浆在砂缝中的饱满度,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施工临时停歇处,应尽可能留斜抹面,留直抹面时还应加设拉筋,坚决杜绝无拉筋抹面的做法。

(4)考虑在宽窗下安装混凝土梁或建造倒砖拱,以容纳窗台倒梁的变形,防止窗台处形成垂直裂缝。为了避免多层建筑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地基的完整性外,还可以使用全长钢筋来加固窗台;另外,窗台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

(三)填充墙砌筑不当,导致与主体结构交接处出现裂缝

1、现象:框架梁底部及柱子边缘出现裂缝。

2.预防措施:

(1)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宜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根φ6钢筋,砌体内应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杆。

(2)填充墙梁底部最后三层砖应在下层墙砌筑完毕14天后砌筑,并应从中间向两边斜砌。

(3)若为空心砖外墙,则采用半砖在内侧斜砌墙;先在外侧搭设桶模,然后浇注不小于C10的细石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

(4)当外窗下设有空心砖墙时,如无设计要求,窗台应改为不小于C1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应比窗边长100mm,并在细石混凝土上增设2根φ6钢筋。

(5)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安装金属丝网钢结构地脚螺栓拉拔试验,防止抹灰产生裂缝。

往期考试题目

(2019-33) 原标题:240mm厚灰砂砖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施工要求为:填充墙与柱连接钢筋为2φ6@600),伸入墙内500mm;填充墙与结构梁下最后三块砖之间的缝隙在墙体砌筑完毕后7d左右两侧对称斜砌筑;化预埋钢筋φ6进行拉拔试验时,轴向抗拉无损承载力试验值设定为5.0kN,分层保持时间为2min。在此期间,试验结果符合相关要求,判定样品合格。

【问题】2.指出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施工要求中的不恰当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2、不当之处1:填充墙与柱连接钢筋为2φ6@600,伸入墙内500mm。

正确做法:柱边应设置2根间距不大于500m的φ6钢筋,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000mm。

第二个不合适:墙砌到7层后,填充墙下最后3层砖与结构梁之间的缝隙,用两边对称斜砖填充。

正确做法:填充墙梁底部最后三层砖应在下层墙砌好14天后砌筑,并应从中间向两边斜砌。

不当之处第三处:对φ6化埋钢筋进行拉拔试验时,轴拉无损承载力试验值设定为5.0kN,层荷保持时间为2min,在此期间,所有试验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判定样品合格。

正确做法:当采用化学锚固连接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之间的钢筋时,应进行实物检查,锚固钢筋拉拔试验轴向拉伸无损承载力试验值宜为6.0kN,试验值下取样钢筋母材应无裂纹、钢筋无滑移及宏观开裂;2min荷载保持期间荷载值下降不应超过5%。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