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协会召开
《大型潜艇多管群复合钢结构
设计、生产及水下安装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鉴定会
2023年5月28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召开了“大型海底多管集群组合钢结构设计、生产及水下安装关键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由中国路桥公司、中交第四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
本次评估会邀请了北京工业大学薛肃铎教授为组长,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何明选教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霍文英教授、中国冶金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耀华教授、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总设计工程师孙洪鹏教授为成员。会议由协会秘书长李庆伟主持,中国路桥公司安全质量部经理王恒、中交四局一公司项目总工程师邹子峰、工程部副主任杨成龙等项目主要实施人员出席。
会上,中交四局一公司杨成龙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研究背景、关键创新技术及成果应用情况。评审专家审阅了技术资料,经过提问讨论,认为项目组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装置研制、现场测试等方式,形成了大型海底多管群组合钢结构设计、生产及水下安装关键技术。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研制了海底管架铺设系统,直接承受海运、转运、拖带载荷,实现管架的整体运输和安装。
提出了多根大直径海底输油管道陆地制作、整体下水拖带安装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多座海底管道双塔的整体拖带及一次性安装。
提出了一种利用工程船精确调整管排离底状态的姿态控制流程,可适应各种复杂海底环境,实现管排的转弯定位。
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肯尼亚蒙巴萨港新建KOT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扫
代码
关闭
笔记
微信公众号 | 中国钢结构协会
网站 |
科技成果评价
中国钢结构协会登记管理机关为国家民政部大型钢结构制作安装,业务指导部门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通过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AAAAA等级评估。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大型钢结构制作安装,协会依托专家委员会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
协会专家委员会现有委员392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0余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名,专业范围涉及冶金、建筑、石油、化工、机械、船舶、电力、铁路、交通、航空等领域。
申请科技成果评价请至协会官网
下载、填写《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与协会科技事务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