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港:新旧动能转换多式联运通江达海

   日期:2024-05-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7    
核心提示:上世纪50年代末,为解决京杭运河山东段通航问题,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大规模改线工程实施,梁济运河应运而生,成为京杭大运河一段崭新的河道。梁山港的命运与梁济运河一脉相承。“内蒙古包钢、河北河钢的钢材,可以通过瓦日铁路直接运到梁山港。

山东济宁港杭州梁山港工厂远景。济宁港航运梁山港综合办公室供图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梁山港位于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汇处。 它依托梁济运河,是“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重要咽喉要道。 也是西部煤源的连接点。 是产区和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物流枢纽,是保障山东省煤炭供应的主力军。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实施“十四五”(第六期)创新试点典型经验。 梁上港以其独特的创新发展模式和显著成效脱颖而出。 近年来,凉山港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货物吞吐能力和服务质量显着提升。 同时,凉山港致力于绿色能源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凉山港的发展。提升区域物流业整体竞争力,为其他内河提供服务。 港口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模式。

新旧动能转化为联通江海的多式联运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解决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通航问题,在京杭大运河山东东南段实施了大规模的改道工程。 梁济运河应运而生,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全新航段。

梁山港的命运与梁济运河息息相关。 曾几何时,梁山港还是一片荒水洼地。 2014年,我国“西煤东输”重要运煤铁路瓦里铁路建成通车后,成为连接瓦里铁路与京杭运河的咽喉要道。 随后,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梁山港建设公铁水多式联运视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 铺设全长9.18公里的铁路专线,开挖17.1公里的水道,成为世界上第一条30吨级重载铁路标准的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在梁山县齐头并进,通车打造“I”字形联运大通道。

2021年4月,凉山港将通航。 济宁港、梁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哲表示,梁山港有很多全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封闭储煤棚、静态可容纳90万吨煤炭储存; 凉山港拥有11个2000吨级泊位,配备全国首台C96双自卸车和全国最先进的全自动堆取料机,也被誉为不产煤炭的“地上煤矿”。 2022年3月,一艘2000吨满载船舶从凉山港集装箱码头成功首航直达“长三角”。 这意味着,适合2000吨级船舶满载航行的京杭运河航道向北延伸了近57公里。

目前,凉山港已建成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 去年10月至12月,凉山港集疏运量分别突破200万吨、220万吨、240万吨,连续三个月刷新港口单月集疏运量新纪录年集疏运量突破2000万吨,创下开港以来收疏运量新纪录。

近年来,济宁市依托梁山港优势,提出“强攻现代港航物流”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前港后厂”港产城一体化模式,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为充分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济宁市和梁山县在距梁山港1.5公里处规划了临港工业园区,吸引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建梁山钢铁物流加工基地。 2021年7月,凉山港“前港后厂”一体化发展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内蒙古包钢、河北鹤岗的钢材可以通过瓦日铁路直达梁山港。” 济宁港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于立军表示,梁山县不仅拥有港口水运优势济宁 钢结构,还拥有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基地,钢材需求量巨大。

据介绍,下一步,金属材料公司将以高端钢材加工为主体,以仓储物流服务和贸易金融服务为两翼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钢材加工、仓储物流、大宗贸易、金融服务、信息平台。” 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以仓储带动加工,以加工带动贸易,相互融合,打造服务鲁西南及运河沿岸、辐射长三角的“港航金属供应链平台”。

智能化转型创新打造现代化港口

“老王,你报名参加无人机控制培训了吗?不用着急,现在公司鼓励培养复合能力、高精度技能的人才,通过参加培训,你不仅可以学习前沿的操作技术,还能通过考试,以后还能享受一系列的奖励!” 济宁港梁山港有限公司操作员小李兴奋地对同事们说道。

当我们到达梁山港光伏发电煤棚时,远远地看到偌大的储煤棚里空无一人。 四台堆取料机伸出粗大的“钢臂”,穿梭于煤山之间,将煤炭有序地堆放在相应的货位中,然后通过皮带输送机将物料输送到各个生产单元——这就是仓储。 煤场日常工作场景。

“以前操作设备需要司机在驾驶室内现场操作设备。现在,公司以1#装船机、5#堆取料机为试点,开发了‘无人’控制平台。只需人员智能调度中心内的所有大型设备都可以通过手指进行远程控制。” 说起这样的新变化,济宁港梁山港有限公司作业区生产技术员马红民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在智能调度中心,梁上港工作人员演示了“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的智能环保煤炭卸车流程——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卸两车160吨煤炭4 分钟后。 同时,配套的干雾除尘技术可以极大地抑制卸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影响。

近年来,凉山港依托国家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优势,发挥了江北内陆港口的引领作用。 率先建设智慧智能调度智慧中心,形成智慧运行决策体系、智慧协调体系、智慧生产体系、智慧安全管理体系。 、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开发等先进技术,实现业务智能化、协同化,全面提升口岸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智能化水平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凉山港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门式起重机)远程自动化改造已初步完成,进入调试阶段。 这是凉商港科技赋能打造新引擎、引进新技术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门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遥控器、各机构姿态检测系统、视觉与激光融合、语音播报系统、智能防碰撞检测等技术,从现场“复制”驾驶员的工作现场到调度指挥中心。 在保证机器功能不变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门机远程自动操作和远程手动操作,同时“一对多”和“多对多”保留了操作模式功能,这将显着提高门机的安全性和保障性。 改善员工安全、效率和工作环境。

“运煤不见”绿色环保低碳发展

到达凉山港作业区,远远望去,满载货物的列车有序穿梭在港口内,船舶在港口内巡航。 到处都是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最引人注目的是凉山港占地203.96亩的亚洲最大跨度钢结构封闭储煤棚。 所有储煤棚均配备智能喷淋系统,有效抑制煤场扬尘,实现绿色环保储煤。 这是凉山港“运煤不见人,运煤不见煤”的关键。

济宁港航运凉山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兵介绍,凉山港储煤棚内设置了智能抑尘系统,配备雾化器等设备。安装了大炮、在线扬尘监测和视频监控,并建成了“测量监控系统”。 “管控治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同时配备相应数量的五参数粉尘监测仪,球机、枪球机摄像头接入粉尘检测控制平台,实现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及治理的全面在线管理设备,实现“监测与治疗同时进行”的目标。

储煤棚不仅实现了环保煤炭储存,而且满足全天候生产需求,大大提高了煤炭运输效率。 此外,凉上港还开展了煤棚扬尘治理和煤炭自燃专项整治,严格落实煤棚雾炮抑尘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有害气体智能检测等技术防范措施。 安装监测监控装置,防治大气污染、港口污染、船舶污染济宁 钢结构,并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港口的目标。

近年来,凉山港积极打造绿色通道,坚持以“绿色动力”推进港航生态系统建设。 目前已引进108辆LNG清洁能源卡车和10艘LNG船舶,成为京杭运河绿色通道建设的先行者。 同时,凉山港还全面梳理沿线环保问题,特别是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全面制定相关措施; 持续关注水位,制定长期水位维持措施,确保航道运行不受影响。

凉山港还采用PP模块建设煤棚雨水收集系统,配备港口污水控制和处理设施,扩大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配备自动化冲洗设施并接入循环水系统。 处理后的灰水用于绿化灌溉和生产。 使用水。 梁上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在封闭储煤棚顶部彩钢瓦上安装5兆瓦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550万千瓦-小时。 该项目采用“自用、余电并网”模式,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电费150万元以上,有效减少碳排放3788.6吨。 2023年,凉山港获得全国首个内河港口“碳足迹”和“碳中和”证书。

■中国城报记者 张永超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