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加工制作流程钢材力学工艺性能

   日期:2024-05-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43    
核心提示:(3)工艺性能:工艺性能主要包括可焊性和加工性能。(13)折边:把钢结构构件的边缘压弯成一定角度或一定形状的工艺过程称为折边。(14)模压:模压是在压力设备上利用模具使钢材成型的一种方法。(19)地样法:在装配平台上按1:1放构件实样,然后根据零件在实样上的位置,分别组装起来成为构件。

钢结构加工生产工艺(1)钢材的力学指标:结构钢的力学指标有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低温冲击韧性等。 这些指标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但低温冲击韧性仅应在结构可能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进行测试。 钢材力学指标的测定必须符合《钢材力学和工艺性能检验取样规定》(GB2975-82)(2)钢材化学成分:与钢材的加工性能、韧性、耐久性等有关。 主要是碳的含量、合金元素的含量以及硫、磷等杂质元素的限量含量,应符合规范(GB222-84)的要求。 (3)工艺性能:工艺性能主要包括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 焊接性与碳含量或碳当量(低合金钢)有关,可以通过焊接性试验来鉴定。 加工性能由冷弯试验确定。 按(GB232-88)为标准。 (4)几何尺寸偏差:钢材(钢板、型钢、圆钢、钢管)的外形尺寸与理论尺寸的偏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允许偏差值可参考国家标准GB709-88、GB706-88、GB787-88、GB978-88、GB707-88、GB816-87等。 (5)钢材外观缺陷:不应有气泡、钢材表面的伤痕、裂纹、裂纹、皱纹、夹杂物和压入的氧化铁皮。 这些缺陷必须去除,去除后凹陷的深度不得大于钢材厚度的负偏差。 另外,当钢材表面存在锈蚀、麻点或划伤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

(6)机械切割:利用机械力(剪切、锯切、磨削)进行切割。 相应的机器有剪床、锯床、磨床等,比较适合厚度12~16毫米以下的钢板或型材的直线切割。 切割。 (7)气割:用氧-乙炔、丙烷、液化石油气等火焰加热熔化金属,用压缩空气吹走熔融金属,使金属分离。 适用于曲线切割和多头切割。 )(8)等离子切割:利用等离子弧流实现切割,适合切割不锈钢等高熔点材料。 (9)热成型加工:指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进行加工。 该方法适用于常温下无法制造的成形、弯曲和矫直工件。 热处理终止温度不应低于700℃。 当加热温度在200~300℃之间时,钢材会出现蓝脆现象,严禁锤击和弯曲。 碳含量超过低碳钢范围的钢一般不能进行热加工。 (10)冷成型加工:在室温下进行。 材料因外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而发生所需的永久变形,或因外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而使材料的某些部分按要求与材料分离。 冷加工往往会使材料变硬变脆,因此可以使用热处理将钢材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刨掉更严重硬化的边缘。 环境温度低于-16℃时碳钢不得进行冷加工。 低合金钢不得在 -12°C 以下进行加工。 (11)弯曲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加工设备和一定的工装模具,将板材或钢材弯曲成一定形状的工艺方法。

钢结构流程图_钢结构工艺流程图_钢结构流程

冷弯适用于薄板和小钢材; 热弯适用于较厚的板材和较复杂的部件和型材。 热弯温度在950至1100℃之间。 (12)卷板加工:使平板钢板外层纤维拉长、内层纤维缩短,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方法。 卷板是由卷板机完成的。 根据材料温度的不同,分为冷辊和热辊。 卷板主要用于焊接圆柱、管道、气囊等。 (13)折边:将钢结构构件的边缘弯曲成一定角度或形状的工艺过程称为卷边。 折叠一般用于薄板元件。 折叠通常使用折叠机和适当的模具来完成。 (14)成型:成型是在压力设备上利用模具使钢材成型的方法。 具体方法有落料成形、冲裁成形、弯曲、滚压、拉伸、压延等。 (15)铲边:铲边是用铲头锤击除去金属多余的边沿,形成斜角而形成的。 铲边可分为手动铲和气动铲。 对于风铲,请使用风铲。 铲边精度较低,一般用于要求不高、坡口量小的加工。 (16)刨​​边:刨边时钢结构流程,工件压紧,刨刀沿加工边缘往复运动,形成斜角。 刨边可以是直的或斜的。 (17)铣边:铣边与刨边类似,只是将刨边机刀箱的刀架和刨刀换成盘形铣刀,即铣刀沿边缘作直线运动,同时旋转,提高了加工效率。 更高。 (18)碳弧气刨:用碳棒作为电极,与被气刨金属产生电弧,将金属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用压缩空气吹走熔融金属。

工作效率更高。 (19)磨样法:将实际元件样品按1:1的比例放置在装配平台上,然后按照元件在实际样品上的位置分别进行组装。 (20)复制法:先用地纹法组装一个单面结构,并加定位焊接,然后将其翻过来作为复制胎膜,在其上面组装另一个单面结构。 适用于截面对称的桁架结构。 (21)立式安装:根据构件的特点和零件的稳定位置,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钢结构流程,适用于稳定且高度较低的结构。 (22)水平组装:将元件水平放置进行组装。 用于截面小但长度大的细长构件。 (23)胎膜组装法:利用胎膜将各组成部分定位在其组装位置上并进行组装。 用于制造大批量、高精度的产品。 (24)电弧焊:利用焊条与工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量使金属熔化的过程称为电弧焊。 电弧焊可分为手工焊、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气体保护焊。 (25)电阻焊:相互接触的两个焊接件的电阻在接触点处最高。 电流通过并产生高温,使材料处于半熔融状态并在压力下熔化。 一般用于圆钢的对焊或钢板的点焊。 (26)电渣焊: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使金属熔化而进行的焊接。 如箱形柱与梁刚性连接时,用于柱内连接梁上下翼缘处加强板的穿透焊。 (27)手工焊:所有电弧焊均由手工操作。 工作效率低,质量靠自己,稳定性差,但灵活,适合短而复杂的焊缝或施工现场焊接。

(28)埋弧自动焊:焊接时,电弧埋在粉状焊剂下面,机器自动铺展焊剂并送出移动焊丝。 适用于较长的焊缝。 焊接质量好,效率高。 (29)气体保护焊:用CO2或氩气保护电弧焊中的熔融金属。 焊丝和气体自动送出,焊枪只需手动移动。 为半自动焊接,焊接质量好,效率高。 (30)抛丸:抛丸时,粒径为0.8~2.0毫米的钢丸从弹丸机叶轮中心吸入,在叶轮尖端高速抛出,定向抛射。对需要防锈处理的钢结构表面,实现机械除锈。 目的。 该方法除锈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少。

 
标签: 力学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